第133 章 收回兵权(第3页)

 到时候,咱们五军都督府首接向皇上负责,与内阁平起平坐,看哪个不长眼的文官,还敢吃饱了撑的来给咱们找麻烦!” 

 江宁微微一笑,并未再多说什么。 

 随即,邓文明说道:“江大人,接下来若有什么安排,您只管吱声。 

 本侯第一个带头响应,相信远在辽东的英国公和定国公知晓了此事,肯定也会全力支持。 

 至于其他勋贵,愿意支持咱们的,就带着他们一起干;要是不愿意的,那就随他们混吃等死好了。” 

 听到邓文明的提醒,江宁这才如梦初醒,自己原本是因整顿京营的需要,安排英国公和定国公去辽东暂避风头。 

 结果这段时间事务繁忙,竟把这两位国公忘得一干二净。 

 他不禁暗自思忖,也不知他们在山海关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了。 

 此刻,辽东山海关上,张维贤身着一身戎装,身姿挺拔地伫立在城楼之上,目光凝重地遥望着广袤的辽东大地。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肆意地拉扯着他的衣袂。 

 张维贤的神色透着几分沉重,不禁感慨万千,长叹道:“曾几何时,这片辽东大地,完完整整都是我大明的疆土啊! 

 可如今,竟一步步被那些建奴肆意蚕食。 

 唉,也不知老夫这把老骨头,此生是否还能亲眼目睹我大明光复辽东、将那些建奴一举剿灭的那一天哟……” 

 片刻之后,定国公徐希一身铠甲,急匆匆地跑了上来,隔着老远便大声喊道:“英国公,这天寒地冻的,您咋在这城头之上呢? 

 难道不觉得冷吗?” 

 张维贤听闻,哈哈大笑起来,伸手轻抚胡须,感慨道:“老夫在观赏我大明辽东这大好河山呐。 

 只是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亲眼看到彻底剿灭建奴、光复辽东的那一天。” 

 闻听此言,徐希忍不住嘟囔道:“英国公,这事还真不是咱们该操心的。 

 咱们勋贵都多少年没掌过兵权了。” 

 说着,便伸手拉着张维贤往城下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英国公啊,您说这江大人是不是把咱俩给忘了? 

 当初就说让咱俩来辽东避避风头,结果紧接着就遇上建奴围攻沈阳、山海关,陈总兵又重病在身。 

 如今陈总兵回京城养病都快两个多月了。 

 前几天京城传来消息,说江大人和东厂魏公公带人在山西那可是杀得血流成河, 

 整个山西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江大人也回京城了,怎么还没想起咱俩呢?” 

 张维贤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定国公不必忧虑,或许江大人只是一时事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安排咱俩何时返京。 

 稍安勿躁,咱们只需耐心等待便是。” 

 徐希听了这话,沮丧着脸说道:“我就怕江大人是真把咱俩给忘了。 

 再过个几年,就算想起来,恐怕到时候咱俩这把老骨头都得扔在这辽东了。” 

 张维贤听了这话,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担忧。 

 毕竟这位江大人做事有时确实让人捉摸不透,感觉不太靠谱。 

 但随即他又想到,如今身处山海关,好歹手中还握有兵权,倘若再遇上鞑子来犯,他张维贤也能亲自领兵上阵,痛痛快快地拼杀一场。 

 即便最终战死沙场,也不算辱没了先祖的荣光。这么一想,他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