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 章 搜寻宝册2.0版本(第3页)

 此令一出,众多官员纷纷上奏弹劾内阁、弹劾八部以及五军都督府。 

 他们声称,这样做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儒家作为正统学说,怎能掺入这些杂乱无章的“杂学”,其中更不乏被视作奇技淫巧的学说。 

 面对这些反对声浪,朱由校毫不妥协,首接下诏强行推行。 

 对于北方数省各地官员的抗拒态度,他一概选择无视。 

 然而,这些长期盘踞朝堂、占据高位的士绅代表,又怎会轻易低头认输? 

 很快,不少官员便开始阳奉阴违。 

 更有甚者,对学堂的兴建百般阻挠,还蛊惑、威胁百姓,不许送孩子去学堂念书。 

 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朱由校耳中。 

 他听闻后当场火冒三丈,在大朝会上言辞坚决地表示,改制教学这一政策必定推行到底,谁敢与朝廷作对,就拿谁的脑袋祭旗! 

 此言一出,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顿时吓得不轻,他们清楚皇帝这次显然是动真格的了。 

 于是,不少官员赶忙写信告诫自己的门生故吏,务必遵循朝廷政令,切不可阳奉阴违。 

 但传承多年、盘根错节的士绅官僚集团,又岂是那么容易屈服的? 

 紧接着,便有锦衣卫向朱由校上报,称不少官员在兴建学堂的工程中弄虚作假。 

 其中,保定知府尤为过分,竟将修建学堂的材料全部以次充好,导致学堂还未投入使用,就在一场大雨中轰然倒塌。 

 朱由校闻此消息,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在北方数省境内展开全面调查。 

 这一查,结果令人震惊,竟牵扯出六位知府、二十几位知县。 

 朱由校当即命锦衣卫将这些官员尽数捉拿进京,并下令让锦衣卫全程监督学堂兴建工程,若工程质量不合格,就砍了当地知府、知县的脑袋,拿去做地基。 

 此刻,朱由校心中怒火中烧。 

 他原本满心以为,经过自己一番雷厉风行的大力整顿,北方数省的官员即便不敢说对朝廷政令言听计从,至少也不敢像南方官员那般明目张胆地首接对抗。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北方数省之中,竟只有被江宁和老魏血洗一遍过的山西,能够全程依照朝廷政令稳步推进各项事务,其他省份的不少官员统统阳奉阴违。 

 朱由校当机立断,决定不再对这些官员留情面。 

 但眼下,江宁和老魏都远在贵州平叛,远水解不了近渴。 

 思索再三,他只好打出户部尚书郭允厚这张底牌。 

 不过,郭允厚那见钱眼开的性子,实在是个不稳定因素。 

 朱由校略作思忖,决定给郭允厚加上一道“保险”。 

 他把素有“最强大脑”之称,被赞为“人形计算机”的温体仁调了过来。 

 任命温体仁为钦差正使,郭允厚为钦差副使,命二人巡视北方数省,监督教学改制工作。 

 并授予尚方宝剑。 

 若有地方官员胆敢玩忽职守,他们可先斩后奏,抄其家、灭其族。 

 温体仁得知这一消息后,整个人激动不己。 

 此前江宁前往西川平叛,他深知自己并不精通军事,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但如今,却有了单独出京、一展身手的机会,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借此机会好好做出一番成绩来。 

 而郭允厚更是激动得涕泪纵横。 

 这些日子,他每晚做梦都梦到自己被皇上派往京城之外,去查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产,每次都抄得盆满钵满。 

 可一觉醒来,却发现两手空空。 

 没想到此次皇上竟如此“慷慨”,满足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郭允厚心想,刚好可以趁着此次巡视北方数省的机会,将《搜寻宝策》3.0版本撰写出来。 

 随后,温体仁与郭允厚在东厂千户孙云鹤的陪同下,率领一众锦衣卫与东厂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始巡视北方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