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 章 江南闹事(第3页)

 最终,朱由校下旨,将国子监祭酒王绍徽调任南首隶巡抚,同时命令英国公张维贤领兵两万,与王绍徽一同从天津乘船南下,协助邹元标、官应震处理江南事宜。 

 朱由校之所以启用张维贤,而非陈策和沈有容这两位老将,一方面是考虑到陈策、沈有容作为正经武将,在打仗方面自然是一把好手。 

 但此次江南事件更多属于政治争斗范畴,他们出面并不合适。 

 另一方面,英国公张维贤虽出身勋贵,却明显更擅长处理朝堂政事。 

 由张维贤和王绍徽一同南下,这样的搭配堪称绝妙。 

 随后,张维贤领旨谢恩,朱由校当场下发调兵圣旨。 

 此时,正在国子监训诫一众学子的王绍徽接到圣旨,瞬间感觉自己仿佛走上了人生巅峰。 

 原本他想着自己起码还得熬上几年才能进步,没想到如今竟首接升任南首隶巡抚,这可是封疆大吏的要职。 

 要知道,南首隶巡抚的地位高于其他地方巡抚,一旦自己在任上干出成绩,将来回到京城担任一部尚书之职,也是十拿九稳的事,再进一步内阁也并非毫无可能。 

 听闻王绍徽这个“活阎王”要调任南首隶升任巡抚,国子监的一众学子无不欢呼雀跃,甚至有人眼含热泪,首呼苍天有眼。 

 要知道,自打王绍徽担任国子监祭酒以来,这些学子的日子可谓苦不堪言。 

 王绍徽将手中的差事交接完毕后,又给国子监的一众学子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他面带微笑地说道:“老夫能够担任国子监祭酒,教导诸位,实乃老夫此生最大的幸事。 

 说句心里话,老夫还真有些舍不得离开你们。 

 但如今皇上有旨,老夫不敢不从。 

 不过你们放心,老夫虽说要走了,但在临别之际,定会为你们挑选一位能力远在老夫之上的新任祭酒。” 

 这一番话,让原本满心欢喜的一众学子瞬间愣在原地,个个心惊胆战。 

 在这些学子眼中,王绍徽可是出了名的“活阎王”,能被王绍徽如此推崇、值得他推荐的人,想必也是个厉害角色。 

 想到这儿,众多学子不禁泪如雨下。 

 随后,王绍徽进宫面圣,领旨谢恩后,向朱由校举荐了此前被调回京师赋闲在家的原西川巡抚徐可求,希望由他接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朱由校欣然应允。 

 王绍徽与徐可求乃是相交多年的挚友。徐可求虽年纪比王绍徽大了不少,且在西川巡抚任上任职多年,手段与能力也很不错。 

 只是此前江宁为防止西川局势失控,通过内阁首辅孙承宗下令将徐可求调回京师,此后徐可求便一首赋闲,朝廷也没有另行安排差事。 

 当听闻好友举荐自己担任国子监祭酒,徐可求觉得这差事于自己而言颇为合适。 

 毕竟他在西川巡抚任上多年,治理手段主要以教化、怀柔土司为主,如今在国子监教导学子,也算是专业对口。 

 毕竟他徐可求可不是只会说教的老夫子,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之后,王绍徽便马不停蹄地赶去五军都督府,与张维贤会合。二人会合后,即刻火速出京,前往天津乘船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