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孙之獬(第2页)

他只顾着让儿子抱江宁大腿,却忘了这位江侯爷虽然看似温和,实则杀人不眨眼,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他神情尴尬地坐下,望着愤怒的儿子,低声道:“儿呀,爹对不住你,害苦你了。”

侯方域见一向强势的父亲服软,反倒惊讶,原本准备好的争吵之词竟说不出口,上前问道:“爹,那我如今该怎么办?

总不能真等下次打仗,提刀冲在最前面吧?”

侯洵沉思许久:“儿呀,今后在军中行事低调些,用心做事,日子久了,这事自会过去。

只要你能立下军功,江侯爷定会高看你一眼。

为父如今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侯方域满心无奈,自己原本在京营混得不错,被老爹这馊主意一搅,名声尽毁,只得从头再来。

他默默点头,简单道别后便返回京营。

侯洵心情郁闷,想请熊明遇来府中出谋划策,下人却回报熊明遇病了。

他疑惑不已,白天在吏部见面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生病?

看看只能改日再去拜访了。

熊明遇确实病了,却是吓出来的。

到督察院与左都御史朱大典交谈后,他才发觉自己和侯洵把京城想得太简单,这潭水深不见底,稍不留意便会翻船。

侯洵撺掇儿子拜义父的事已闹得人尽皆知,万一江侯爷为此大开杀戒了,他必须得与侯洵保持距离,免得被牵连了。

这些事情江宁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却懒得理会,毕竟自己已经放出了话,要是这侯家父子还想找死,他不介意给闲得发慌的老魏找点事做。

次日大朝会,江宁、张维贤、陈策、沈有容联名举荐杨国柱任缅北总兵,理由是其在缅北屡立战功,却遭到清流党李玄、文孟震等人激烈反对。

他们认为,杨国柱任山东总兵时发生白莲教叛乱,虽最终平定,却让孔府毁于一旦,虽经江宁等人力保免罪,却绝不能再任要职。

保皇党与清流党随即展开辩驳,江宁难得开口,看着李玄和文孟震冷笑道:“既然李大人、文大人觉得杨国柱不堪此任,不妨二位亲去,一人任总兵,一人任副总兵如何?”

说罢直接举荐二人,身后保皇党官员纷纷起哄。

二人顿时狼狈不堪,去缅北任职?

如今缅北的将领都是保皇党人,他们去了哪有好果子吃?

先前清流党骨干周顺昌、周宗建、周起元三人在缅北的境遇早已传开,据说整日以泪洗面。

二人忙以“身为文官,不懂军事”为由拒绝。

见二人服软,朱由校一锤定音:“准杨国柱任缅北总兵,另调卢象升、马祥麟回京。”

随后,朱由校又问:“诸位爱卿,自前任顺天府府尹姚宗文因贪污伏法以来,顺天府尹空悬许久,今日便推举一人接任吧。”

众臣皆暗自琢磨,顺天府府尹位高权重,又在天子脚下,虽然风险很高,但是进步的更快。

现任北直隶巡抚刘宗周便是由此职升任一方封疆大吏。

孙承宗、袁可立等内阁成员皆沉默,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不会轻易举荐,万一被举荐的人出了事,他们也得受到牵连。

这时,吏部尚书杨鹤站出:“启禀陛下,臣举荐翰林院编修倪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