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周王的医术(第2页)
左光斗惊得半晌说不出话,忽然觉得自己可以把河南境内所有工程安排妥当后,全交给这位周王殿下,自己则赶去陕西规划疏通河道、兴修水利与植树造林之事。
于是他便与周王朱恭枵商量,朱恭枵听完后异常兴奋,拍着胸膛道:“左大人尽管安排,河南这边有本王盯着,谁要是敢不好好干活,本王就把他的药停了!”
左光斗点头应下,毕竟朝廷如今缺人手,北方诸省工程量浩大,自己不能一直耗在河南。
随即他开始详细规划河南境内所有工程,一一交接给朱恭枵,自己则准备前往陕西。
河南洛阳府的向风、孙云鹤、李老鸭等人,原以为郭允厚年后便会返回洛阳,谁知等待许久,只等来一封任命向风为钦天监副监的公文和一块关山太保的金牌。
郭允厚在公文里明确指出,由向风统帅一千多名关山太保成员,继续在河南境内进行考古,并对诸多事务一一详细叮嘱。
向风激动万分,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独当一面,还成功“上岸”,吃上了朝廷俸禄,于是立马干劲十足,带领手下一千多名关山太保成员,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考古工作。
与此同时,身在陕西延安府的杨安,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
整日待在驿站,吃喝全由朝廷报销,又有大表弟李自成隔三差五请客吃饭,还有新任延安府总捕头张献忠时常来找他喝酒。
杨安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
自己不是来延安办差的,而是来享受生活的。
不过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反正如今李自成、张献忠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自从江宁亲自为张献忠谋取了延安府总捕头的差事,张献忠整个人干劲十足,平日里几乎从不待在衙门,而是整天带着一众捕快巡街捉拿盗贼,为延安府的治安立下了不小功劳。
这可把延安府的一众官吏搞得猝不及防。虽说朝廷此前已下发公文,要将各省府州县的捕头、捕快纳入朝廷官职体系,为此还特意增设正十品、从十品官级。
原本张献忠就是延安府的“卷王”,加之朝廷的辽饷案闹得轰轰烈烈,他们也只能装孙子。
原以为风头过后能喘口气,谁曾想张献忠这个本地小捕快,竟莫名其妙被任命为延安府总捕头,官至正八品。
本以为张献忠当上总捕头后会收敛些,没料到他才真正开始内卷。
整日不在衙门待着,四处巡街,还亲自带队抓捕盗匪、破获案件,整个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这可把延安府的官吏们搞得叫苦不迭,却又对他毫无办法。
毕竟张献忠此前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捕快,如今能成为正八品的总捕头,要说背后没有靠山,打死他们也不信。
可要说给张献忠使绊子、穿小鞋,他们又没这胆量,朝廷如今新定的规矩,各府州县的总捕头有事可直接上报省总捕头,若省总捕头管不了,还能直接上报刑部清吏司。
如此一来,张献忠等于有了直接上报朝廷的权利,整个延安官场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内卷之中。
张献忠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把衙门里堆积许久的冤假错案翻了出来,干得兴高采烈。
常常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回来时便已将案件调查清楚,还了冤屈者公道,对逍遥法外者则毫不留情地送入大牢,按大明律判决。
至于在驿站当驿卒的李自成,也受到了大明皇家商会和秦商商会的诸多关照,虽说不算日进斗金,但收入也是直线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