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证据(第2页)

鱼沛琛在面盆里净手,用棉巾反复擦干,这才躬身,双手从雨桐那里接过卷轴,在桌案上小心打开。

他眼睛明显亮了下,蹙眉严肃一字字看过,偶尔下意识手指比划字形,看到最后,连连颔首,惊叹道:

“鱼某真想不到,王妃的书法竟能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

“绝非鱼某当面阿谀,王妃此字属于文阁体,却又多了娟秀柔媚气韵,倒另有一番风格了。”

“就王妃这书法造诣,纵观天下,只怕能比肩者不上十人。不知王妃师承何人?”

雨桐满目星光,颇为自得道:

“幼时在族学中,书塾的先生喜爱文阁体书法,给我们习字用的,是当年很流行的《华清阁书帖》。我的字,经常得先生夸赞呢。”

鱼沛琛的手微颤,眼眸潮红。压下情绪,道;

“你先生是有远见的,慧眼识珠。”

茶水送过来,雨桐悠闲地品茗,自然而然地寒暄起鱼沛琛的郡望、家人一类的事。

雨桐搓了搓冻红的手,看他房里连炭火都舍不得燃,怜惜道:

“天气寒冷,书画院的木炭供应只怕悭吝些。先生这房里冷得坐不住人,如何安心写书作画?”

鱼沛琛忙拱手道:

“鱼某一介寒儒,能有一份薄薪果腹,便知足矣。只是带累王妃受冷了。”

雨桐微微一笑,吩咐金盏:

“你随后跟阿兴说一声,让他多送些炭过来。”

“这......无功不受禄,鱼某哪里受得起王妃的恩赐......”

雨桐摆摆手,

“先生资助寒门学子,品德高标。雨桐感佩先生为人和书画成就,略表心意而已。日后恐多有打扰,还望先生莫要厌烦。”

雨桐离开后,鱼沛琛久久站在门口目送,冷风灌进他脖领,却丝毫扑不灭他心头的暖火。

慕容熙妃光风霁月,谈吐高雅,待人亲和,不同于一般的庸俗脂粉。

那自己家族这桩血海深仇,能否托她帮忙伸冤?

沉思良久,鱼沛琛摇摇头。

玄王妃人品虽好,可到底是一介女流之辈,不会牵涉朝堂大事。

纵然她肯找玄王帮忙,可玄王爷恶名在外,绝不靠谱,这么重大的事,必得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