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发!鹭岛(第2页)

 一个穿着白t恤、牛仔裤,看起来很阳光的男生走了进来,略显紧张地做了自我介绍。 

 试戏的片段,是阿和与柯景腾的一段对话。 

 男生努力地想要表现出阿和的温和,但脸上细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景修然看来,却显得有些刻意和僵硬。 

 “同学,”景修然打断了他的表演,语气尽量温和。-看-书?屋^ !无\错/内/容^ 

 “你理解一下,阿和这个角色是那种性格温和,习惯默默关注身边人的人,你刚才的表演那种沉稳内敛的感觉,我没有太看到。” 

 “再试一次,放松一点,不用刻意去演,把你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拿出来。” 

 男生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紧张褪去了一些。 

 几天高强度的试镜下来,景修然的脑海中关于那几个重要配角的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 

 有的外形条件不错,简历也很漂亮,但表演痕迹太重,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程式化的匠气。 

 有的看起来很松弛自然,生活气息浓郁,但眼神空洞,无法准确传递角色细腻的情感。 

 景修然的标准很严格,宁缺毋滥。 

 这些配角虽然戏份不如主角多,但同样是构成整个故事血肉的关键。 

 最终,经过几轮筛选和反复试戏,几个关键配角的人选得以确定。 

 他们大多是来自北影大三、大西的学生,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基本功扎实,形象气质也比较符合角色设定。 

 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那股青涩少年气,以及面对镜头时那种真实的反应,正是景修然想要的。 

 主要演员阵容基本敲定,只等最后的合同细节确认。 

 剧组的筹备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下一个关键环节——拍摄地点的最终考察。 

 《那些年》的故事,需要一个充满阳光、海水、以及浓郁南方小城生活气息的环境。 

 湿热的空气,略显老旧的街道,光影明亮的校园,都是构成整个故事氛围的重要元素。 

 剧组的美术指导孙立和摄影指导张远,根据剧本的详细描述和导演的阐述,己经提前带着团队跑了好几个南方沿海城市,进行实地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