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184科洛桑!绝地圣殿!
第182章184-科洛桑!绝地圣殿!
科洛桑,科洛桑星系。
科洛萨星区。
黎明的微光艰难地穿透笼罩科洛桑的厚重阴霾,宣告着又一个冰冷日子的开始。
共和国这颗曾经喧嚣不息、光芒万丈的心脏,如今却在战争的阴影下艰难喘息。
曾几何时,人们相信即使经历银河系千年未有的惨烈冲突,科洛桑那炽热的灵魂也永不会停歇,永远向前。
但现实证明他们错了。
千年来,这颗星球坚定的脉动第一次出现了衰弱和动摇。
科洛桑,正在走向衰败。
距离来自福罗斯特的那场毁灭性风暴袭击科洛桑,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个世界依然伤痕累累,远未恢复。
科洛桑主恒星的光芒,本就微弱,此刻在阴霾笼罩的天空中,不过是一个惨淡的白色光点,亮度甚至比不上雨夜里一盏昏黄的路灯。
原因在于环绕星球的轨道反射镜阵列,它们曾经将恒星微弱的光芒收集、反射并增强,均匀播撒到星球表面。
如今已荡然无存。
它们化作了无数碎片,在高层大气中形成一片闪烁着微光的晶莹尘埃云。
这些碎片捕捉着所剩无几的阳光,将其扭曲折射成短暂而诡异的极光,在坠入更稠密的大气层时逐层燃烧殆尽,如同星球垂死前的回光返照。
一片巨大的阴影缓缓移过芭丽丝的头顶,瞬间吞噬了参议院区本就不甚明亮的“白昼”,将其拖入冰冷的“黑夜”。
下方,星球表面无数的工业生态城仍在永不停歇地喷吐着滚滚浓烟和灰烬,夜以继日地生产着修复“银河城”创伤所需的建筑材料。
袭击者的轰炸主要针对科洛桑飞行学院、克隆人新兵营和军事行动中心等关键军事设施。
然而,当这些目标建立在积累了数万年、层层叠叠的古老地下基础设施之上时,造成的连带破坏和系统性崩塌,其严重程度远超任何人的预估。
重建船坞需要海量的耐塑钢。
修复和新建生态城结构需要天文数字的杜拉钢。
支撑摇摇欲坠的摩天巨构需要无数的工字梁。
修补那些曾经闪耀、如今却布满裂痕的摩天大楼外立面,则需要难以计数的透明钢和透明水晶。
为了让科洛桑重现昔日辉煌,对资源的需求是一个无底洞。
即使这意味着要榨干这颗垂死恒星最后的光和热。
芭丽丝轻轻呼出一口气。
一团白雾从她唇边逸散,瞬间融入寒冷的空气中。
科洛桑本没有季节之分。
精密的轨道反射镜阵列和气候控制系统确保了全球全年处于恒定的、适宜的温度和气候之中。
但现在,它们都消失了。
于是,冬天,一个本不该存在的概念,降临到这个失去庇护的世界。
弥漫在空气中的悲伤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生活在星球地表光鲜区域的人们或许会短暂遗忘,但在他们行走、交谈的地面之下,是深达数千层、由十万年文明积淀而成的庞大地下世界。
那里生活着数十亿、甚至数万亿被遗忘的灵魂。
持续的电力短缺和强制性的轮流停电已经冲击到了最繁华的地表都市,那么,那些居住在不见天日的地下,没有供暖、没有照明、甚至可能连基本维生系统都瘫痪的区域的人们呢?
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有窒息或冻毙的结局,而死亡,或许反而是种解脱。
悲伤无处不在。
它如同这刺骨的寒冷,紧紧缠绕着每一个人。
它从工业区高耸的烟囱中喷涌而出,从人行道上破碎的瓷砖缝隙里悄然渗出,从连接地下世界的巨大货运通道中呼啸而出,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不公。
它存在于阿特拉肯,存在于科卢梅克斯,也存在于这颗银河共和国的核心——科洛桑。
这就是战争。
它给所有卷入其中的世界带来无尽的悲伤,永不停歇。
选择为任何一方而战,本质上就是将悲伤当作货币,将整个银河系当作一个冷酷的交易市场。
芭丽丝再次呼出一口气。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试图抓住那缕从唇边袅袅升起的白雾。
然而,冰冷的雾气只是轻柔地穿过她的指缝,消散在科洛桑冰冷而绝望的空气中。
悲伤沉重得令人窒息,它在无声地尖叫,而每个人却装作听不见。
人们更容易去诅咒那微弱摇曳的烛光,却有意忽略那些身处无边黑暗之中的人们。
芭丽丝独自站在训练场的中央,脚下是华丽的瓷砖,周围散落着枯萎的灰金色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