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开府建衙宝钞司,旧臣连袂谏天子(第2页)

 户部尚书田文镜更是捶胸顿足:“更可怕者,是那‘官商合办银号’!允其交易‘国信券’,价格随行就市。岂不是说,我大周的国债,竟能像菜市场的猪肉一般,任人估价买卖?一旦有奸商巨贾在背后操控价格,或高买,或低卖,便可扰乱天下金融,甚至裹挟朝廷!届时,我大周的经济命脉,是握在圣上手中,还是握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手中?” 

 三位阁部重臣,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是心惊,越说越是愤怒。o¨%兰-e*兰ˉ?文?学? £}-最!新e章??节¤o更+新2#?快|( 

 他们都是这个帝国的精英,他们或许贪婪,或许恋权,但他们对这个由儒家思想构建了千年的稳定体系,有着近乎偏执的维护。 

 而贾环的这套东西,对他们而言,不是良方,而是病毒! 

 是一种会彻底颠覆现有秩序、将一切都拖入未知深渊的、可怕的病毒! 

 “不行!” 

 张廷玉猛地站了起来,眼中是老臣谋国的决绝,“此事,我等,必须死谏!” 

 “附议!” 

 “附议!” 

 李光地和田文镜同时起身。 

 半个时辰后,三位代表着大周朝文官集团最高权力的重臣,联袂入宫,长跪于紫宸殿外,

请求面君。 

 他们身后,还跟着十数名各部司的堂官,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巨大的政治压力。 

 宝钞提举司内。 

 贾环正对着巨大的地图,用不同颜色的朱笔,标注着北方旱灾与南方水患的区域范围。 

 卫七如同一尊雕塑,立在他身后。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捧着一个巨大的托盘,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贾……贾提举,” 

 小太监的声音都在发抖,“圣上有旨。” 

 贾环转身,只见那托盘之上,堆着小山一般高的奏折。 

 每一本,都用明黄的丝带捆着,代表着这是出自内阁重臣之手。 

 “圣上口谕,” 

 小太监尖着嗓子,将皇帝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些,都是弹劾你的。说你妖言惑众,祸国殃民。朕让你都看看。看完之后,给朕也写一本。朕想看看,是你这把新刀快,还是他们那些老骨头硬。” 

 说完,小太监如释重负,放下奏折,逃也似的跑了。 

 卫七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虽是武人,却也知道,这每一本奏折背后,都代表着一股足以翻江倒海的巨大势力。 

 贾环却笑了。 

 他走上前,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打开一看,正是首辅张廷玉亲笔所书,洋洋洒洒,痛陈“国信券”之三大弊,十六小害。 

 他没有丝毫的愤怒,反而像是看着一件有趣的艺术品,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若此事波澜不惊地推行下去,反而说明其中隐藏着他未曾察觉的巨大风险。 

 如今,反对的声浪越大,越是证明,他的刀,已经精准地刺在了这个帝国最肥硕、也最腐朽的利益集团的要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