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荒漠起楼阁,狼烟惊边陲(第2页)

 副将大惊:“大将军,为何?我军士气正盛……” 

 “这是军令。” 

 年羹尧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猛虎蛰伏般的隐忍与寒光。 

 他知道,他不能反抗,也反抗不了。 

 他唯一的破局之法,便是等。 

 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在西北这片复杂的棋盘上,自己走出一步臭棋。 

 他相信,战争,终究是要靠刀剑来说话的。 

 只要前线战事一起,他就有的是办法,让那个只懂得纸上谈兵的“财神爷”,死得无声无息。 

 新安镇,指挥部。-2/s¢z/w`./c+o-m′ 

 贾环同样接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更为私密的“圣旨”。 

 那是由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苏培盛,亲手写就的一封信。 

 信中,皇帝对“新安镇”的模式大加赞赏,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要将这种模式推

广到整个西北的雄心。 

 然而,在信的末尾,苏培盛用一种看似闲聊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圣上说,贾提举您在外面为国操劳,甚是辛苦。只是这宝钞司的账目,事关国本,千头万绪,也需有个贴心的人帮衬着才好。老奴斗胆,向圣上举荐了内务府会计司的掌印太监,王景弘。此人跟了老奴半辈子,算盘打得极精,为人也最是‘本分’。不日,便会启程,前往西北,为贾提举您……分忧解劳。” 

 贾环看着信上“王景弘”三个字,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笑意。 

 刀鞘,来了。 

 皇帝,终究是不放心自己这把太过锋利的刀。 

 派一个内务府的掌印太监来“分忧”,名为襄助,实为监视。 

 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监视他手中流过的每一笔银子。 

 “看来,圣上是怕我这财神爷,真的变成了……活阎王啊。” 

 贾环将信纸凑到烛火之上,看着它化为一缕青烟。 

 他并不意外,甚至觉得,这才是帝王心术的常态。 

 这反而让他心中大定。 

 皇帝既然要派人来监视,便说明,他暂时,还需要自己这把刀。 

 “爷,” 

 卫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南方的棉船到了。第一批五十万斤新棉,已在三十里外的渡口卸货。刘同问,是直接运往京城,还是……” 

 “不必了。” 

 贾环打断了他,“传我的令,将这批棉花,就地留下。告诉薛宝钗,冬衣之事,京城与此地,同步进行。” 

 “另外,从‘兴业基金’中,拨银五万两,在新安镇,建立我大周第一座……军用纺织总厂!” 

 就在贾环准备将自己更为宏大的工业化蓝图付诸实施时,一声凄厉的、刺破天际的号角声,毫无征兆地从镇外传来! 

 “呜――呜――” 

 “敌袭!是准噶尔的狼骑!” 

 望楼之上,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呐喊。 

 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道遮天蔽日的黄色烟尘。 

 数以千计的准噶尔骑兵,如同从地狱中涌出的恶鬼,挥舞着雪亮的弯刀,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向着这座刚刚诞生、立足未稳的新城镇,席卷而来! 

 他们的目标,不是攻城,而是……屠杀与掠夺! 

 镇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恐慌。 

 那些刚刚看到生活希望的流民,脸上血色尽失,尖叫着四散奔逃。 

 “不要慌!各回各家!关闭坊门!民兵团上墙!弓箭手就位!” 

 年富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拔出腰刀,跃上战马,在镇中主道上来回飞驰,用他那被血火淬炼过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吼着,试图稳住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