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京观镇边魂,天使携旨来(第3页)
“不敢当,不敢当。”
王景弘笑呵呵地摆了摆手,他的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贾环,扫过他身后的年富,最后,落在了那座矗立在不远处,散发着死亡气息的京观之上。
当看到那座京观时,他那眯起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一闪即逝的、极为隐晦的惊异与……赞赏。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愈发和煦。
“贾提举少年英雄,真是让我等在宫里待了一辈子的老人,开了眼界啊。”
王景弘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到贾环面前,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的圣旨。
“贾环,接旨。”
他那温和的声音,陡然变得庄重而威严。
贾环与年富立刻率众人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宝钞提举使贾环,于新安镇一役,指挥若定,以少胜多,扬我大周国威,朕心甚慰!特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以彰其功!另,其所奏之‘军屯商路’之策,实乃安边定国之万世良方,着,即刻推行,一应所需,皆由国帑支出,户部不得有误!”
“至于那座京观……”
王景弘念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扫贾环的反应。
“虽有僭越之嫌,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念其为壮我军心,慑敌肝胆,特,不予追究。望尔好自为之,再立新功。钦此。”
“臣(末将),叩谢天恩!”
贾环心中冷笑。
好一个“不予追究”。
这等于告诉他,下不为例。
皇帝在用这种方式,敲打着他,为他划定权力的边界。
待众人起身,王景弘才满脸堆笑地,从身后小太监的手中,捧过一个紫檀木的托盘。
托盘之上,放着文房四宝,以及一枚小巧玲珑的、由整块羊脂白玉雕成的……玉印。
“贾提举,”
王景弘将托盘亲自捧到贾环面前,笑眯眯地道,“圣上说了,您在外面为国操劳,日理万机。咱家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算算账,记记笔墨,还是使得的。”
他拿起那枚玉印,托在掌心。
“圣上特赐此印,名为‘度支宝’。日后,凡宝钞提举司一应钱粮出入,十两以上者,皆需有此印与您提举使大印,一同盖上,方能生效。”
他将那枚玉印,轻轻地、放在了贾环的手中。
“咱家,便是奉了圣上之命,特来为您,掌管这枚‘度支宝’的。还望贾提举日后,多多照拂啊。”
贾环握着那枚入手温润,却又重于千斤的玉印,看着王景弘那张笑成了一朵菊花的老脸,心中,一片冰冷。
他知道,皇帝的这把“刀鞘”,终于,严丝合缝地,套在了自己的身上。
从今天起,他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眼前这个笑面虎的眼睛和手。
他的西北之行,真正的、来
自于权力中枢的凶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