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千金买骨筑雄城,一诗遥递凤求凰(第2页)

普通的那块,麦苗稀疏泛黄,而那块施了“神物”的田地,麦苗竟已长到半尺来高,每一株都粗壮挺拔,叶片油绿,长势喜人得,让王景弘这个见惯了皇家上等贡米的老太监,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是何妖法?”

王景弘的声音都在发抖。

“这不是妖法,是格物之学。”

贾环淡淡地道,“此物,我称之为‘化肥’。能补地力,促生长。若能遍施于我安西军屯,则一亩薄田,可收十亩之粮。届时,我大军粮草,便可自给自足,再也无需朝廷从内地转运分毫!”

王景弘看着那片油绿的麦田,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他忽然明白了,贾环为何敢夸下“年增国库五百万两”的海口。

拥有此等神物,别说五百万两,便是一千万两,怕也并非难事!

他看着贾环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权臣,一个对手,而是像在看一个……

无所不能的、披着人皮的……

神。

他知道,自己这条船,跟对了……

京城,荣国府。

当两封来自西北的加急信件,分别被送到缀锦阁与潇湘馆时,京城正下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缀锦阁内,温暖如春。

薛宝钗看完贾环的信,那颗因林黛玉“盐钞”之举而悬起的心,终于稳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信中那句“南北对峙,各守疆界。此非内乱,乃是龙凤和鸣”

,让她那双美丽的眸子里,泛起了一丝复杂而又安心的涟漪。

她知道,贾环看懂了她的担忧,更看懂了她的价值。

他没有偏袒,没有责备,而是将她和林黛玉,摆在了“南北对峙”的同等高度。

这,便是对她最大的信任与肯定。

“莺儿,”

她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一个锦囊,贴身收起,脸上,恢复了那雍容镇定的笑容,“传我的话给‘承销银团’。告诉他们,江南之事,我们,静观其变。但从即日起,我‘荣国商钞’,将全面进驻北地九边军镇。所有军需采买、军饷发放,必须,也只能,使用我们的商钞。”

“既然有人想唱对台戏,那我们,便先将这北方的天下,变成我们自家的铁桶江山!”

……

而潇湘馆内,却是一片冰冷的寂静。

紫鹃捧着那封滚烫的信,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黛玉则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没有听见紫鹃的呼唤。

许久,她才缓缓伸出那只纤弱得仿佛透明的手。

当她的目光,落在信笺之上,看到那首狂放不羁、却又充满了激赏与挑战的诗句时,她那颗早已沉寂如古井的心,猛地,被投入了一颗滚烫的石子,激起了滔天的涟――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