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南国农博辨真伪(第2页)

她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猛地一挥手。

“开田!收割!”

早已等候在田边的数十名老农,在得到号令之后,立刻分为两队,同时走入了东西两片稻田之中。

镰刀挥舞,稻禾倒伏。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半个时辰后,两片田地的稻谷,尽数收割完毕,被分别堆放在高台之下的两块空地之上。

西边那五十亩“古法田”,堆起的是一座令人欣喜的谷堆,颗粒饱满,成色上佳。

而东边那五十亩“神法田”,堆起的,却是一座小山!

一座金光灿灿的、几乎有前者两倍之高的谷山!

“脱粒!称重!”

林黛玉的声音,再次响起。

数十架打谷机同时开动,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两边的产量,被迅速地计算了出来。

当负责计量的官吏,用一种近乎颤抖的、难以置信的声音,高声宣布出最后结果时,全场,死寂!

“西侧,古法耕种五十亩,共收新谷七千八百二十斤!平均亩产……一百五十六斤!”

这个数字,已经算是江南上等良田的顶级收成了,引来了一片小声的赞叹。

然而,当官吏转向另一侧,看着那张写着最终数字的纸条,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了出来!

“东侧,‘化肥神种’耕种五十亩,共收新谷……两万七千一百五十斤!平均亩产……五百四十三斤!”

“轰”整个会场,彻底炸了!

“五百四十三斤!我的天!这……这怎么可能?”

“三倍!足足是三倍还多!这哪里是种地?这是在地上长金子啊!”

“神迹!这绝对是神迹!”

方才还满脸不屑的郑经仁,此刻早已是面如死灰,他呆呆地看着那座巨大的谷山,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而那些普通的百姓,更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粮仓堆满,再也不用挨饿的美好未来!

然而,林黛玉知道,这,还不够。

她再次一挥手。

“取新米,开火,煮饭!”

数十口大锅被架了起来,两边的稻谷被迅速地碾成新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

很快,两股截然不同的米香,便飘散开来。

古法田的新米,香气清淡。

而那“神种”米,其香气之浓郁霸道,竟如同陈年的佳酿,闻上一口,便让人食指大动,口舌生津!

当一碗碗热气腾腾、晶莹剔透、颗粒饱满得如同珍珠般的米饭,被送到在场每一位贵客手中时,所有的言语,都变得多余。

众人只是将那饭送入口中,轻轻一嚼。

那股软糯香甜、充满了生命力的口感,瞬间,便征服了他们所有人的味蕾!

“好吃!老夫活了七十年,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米饭!”

“这……这米,竟是自带回甘!无需任何菜肴,便已是人间至味!”

郑经仁端着那碗饭,早已是老泪纵横。

他不是为这美味,而是为这背后所代表的、天下再无饥馑的希望而动容!

他知道,自己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心服口服。

就在这万众折服,群情激昂的时刻,林黛玉知道,该落下她最关键的一子了。

“我知道,诸位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她的声音,再次响起,“如此神物,如此产量,当真……不会损伤地力吗?”

她没有自己回答,而是对着台下,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皮肤黝黑、手掌粗糙得如同老树皮,眼神却清澈如赤子的老农,深深一揖。

“有请,江南农学泰斗,叶圣手,叶老,为我等解惑!”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叶圣手!

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

据说此人一生痴迷农学,不求功名,走遍江南每一寸土地,尝遍百草,识尽土性,被江南所有农人,尊为“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