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在线文抄公(第3页)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张临钰不知为何,突然就想起了这首【新丰折臂翁】,至于为何不往后念,你们应该懂得,白居易写诗就那样子。(那么长,朗读出来不得费半条命啊【惊恐jpg】)
一群人都惊讶地看着张临钰,张二最为震惊,因为他最了解自家老爷,老爷连字都不会写,现在居然会作诗了!
李智行倒是拍手叫好,笑道:“此诗若是在将军离开长安之时所念,才最是应景!”
张临钰既然念出来了,便有文抄公的自觉,语气低沉道:“当时不懂战场凶险,一念之差,昔日同袍便是天人两隔,如今方知其中滋味,真是令人心中五味杂陈!”
一群人忽然都沉默了下来,哪怕是刚刚最不敢相信的张二,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他死去的老爹,竟然也低下了头。
本该兴高采烈的队伍,在张临钰的半首诗念完之后,便一路沉默着回到了马邑,得到军士通报先锋营回来的李弼,带着张公瑾亲自出大营迎接张临钰,却看到了一支无比沉默的队伍,李弼百思不得其解。
张临钰这一千人,做出了五千人才能拿下的战果,至于战损,可以忽略不计,李弼还以为是张临钰等人又遇到了突厥大军,受到了重创,连忙用点兵术看了一眼人群。
然后就更摸不着头脑了,人数能对上啊,哪怕少几个,也不至于象是打了败仗啊!
张临钰下马以后朝李弼和张公瑾拱了拱手,李智行和苏定方两人自觉地留下了,其他士兵便跟着自家将军回到了先锋营。
至于李智行和苏定方愿意如何吹嘘他,他张临钰都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