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不问岁月任风歌
第226章 气急败坏(第2页)
说罢拄着紫檀木杖大步前行,木杖底端的铜包头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待转过街角,老人突然加快脚步。
赵温书一愣,随后反应过来,瞳孔微缩:“爷爷觉得朱大人会派人追击?”
赵咏德微微颔首:“不得不防啊!”
“既然老夫已经出手,那就只能坚定站在吴承安那边,绝对不能让吴承安落入朱文成的手中。”
话毕,带着人直奔城南而去。
此时刺史府内,朱文成正在书房来回踱步。
窗外一阵风过,吹得案上公文哗哗作响。
他突然停下,盯着墙上悬挂的《幽州舆图》,目光落在西门外的官道上。
“大人!”
杨师爷慌慌张张推门而入:“客栈那边……吴承安一行人不见了!守城士卒说半个时辰前,看见赵公子的马车载着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出城,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
“砰!”
朱文成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架上的狼毫笔齐齐跳动。
朱文成闻言顿时大怒:“废物,他们为何不阻拦?一定是赵温书带他们出城的!”
杨师爷欲言又止,不敢说话。
毕竟那赵温书乃是赵学政的孙子,蓟城谁敢拦这位的马车。
朱文成此刻也反应过来:“好个赵咏德!”
他咬牙切齿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刚才是故意在为吴承安拖延时间!”
随后,突然想到什么,急步走到窗前。
从这个角度,正好能望见城南方向的驿道。
“你带上一百人,即刻从南门追击。”
朱文成从腰间扯下鱼符扔给杨师爷:“若遇阻拦,就说缉拿江洋大盗!”
“追到了,马上将他带回来!”
“是!”杨师爷应了一声,快速离去。
暮色四合时分,杨师爷带着百余名刺史府衙役策马赶到城南门。
秋日的晚风卷着枯叶在城门洞中打着旋儿,火把的光影在青砖城墙上摇曳不定。
远远地,他就看见一队学政衙役持刀立在吊桥前,为首的正是拄着紫檀木杖的赵咏德。
老人身披墨青色官袍,雪白的须发在风中微微飘动,身旁站着腰佩玉带的赵温书。
杨师爷的后背顿时沁出一层冷汗。
他勒住缰绳,马蹄在黄土官道上踏出凌乱的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