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不问岁月任风歌
第306章 授官(第3页)
“一甲第一名,何向阳!”
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站在前列的一个清瘦青年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礼部尚书朱文成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而他儿子朱文山更是惊得张大了嘴,一副如遭雷击的模样。
太师李崇义眉头微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站在文官队列前方的何高轩则捋着胡须,眼中满是欣慰。
何向阳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跪拜:“臣在。”
赵真微笑着打量这个年轻人:“何爱卿世代忠良,学问造诣匪浅,此次你成为状元,倒也是众望所归。”
他转向身旁的太监:“按照规矩,授翰林院修撰。”
“臣叩谢陛下隆恩!”何向阳重重叩首,声音有些颤抖。
唐承德继续唱名:“一甲第二名,朱文山!”
朱文山此刻脸色煞白,但很快调整表情,上前跪拜。
赵真看了看他,笑道:“原来是朱爱卿之子,难怪文章写得如此精妙,想必是得了朱爱卿的真传,按照规矩,授翰林院编修。”
“臣……谢主隆恩。”朱文山低着头,声音干涩。
起身时,王宏发分明看到他眼中闪过一抹怨毒。
“一甲第三名,谢子真!”
一个消瘦的约莫二十岁的男子激动地上前跪拜。
赵真依旧保持着帝王威仪:“第三名,按照惯例,授翰林院编修。”
“臣谢子真,叩谢陛下!”年轻人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站在后排的谢绍元与王宏发、马子晋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如果朱文山真的作弊,为何不是状元?
这其中必有蹊跷。
传胪大典继续进行,二甲、三甲的名次依次公布。
马子晋中了二甲第十七名,王宏发二甲第二十三名,谢绍元则是三甲第三十名,都获得了进士出身。
赵温书和蒋文昊也如愿以偿,分别位列二甲第三和第四名。
大典结束后,新科进士们按例要赴琼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