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意欲为何?(第2页)
就在这片压抑的寂静中,御史大夫何高轩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朗声笑了起来,抚掌赞叹道:
“陛下圣明!此议甚妙!久闻吴状元枪法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本事!绝非寻常花拳绣腿可比。`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
“若能于此佳节盛宴之上,得见吴状元展现沙场绝技,扬我大坤军威,实乃臣等之眼福,更是佳节之幸事!老臣附议!”
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了对吴承安的赞誉和对皇帝提议的拥戴,瞬间打破了僵局。
随着何高轩这位改革派领袖的率先表态,其他属于何高轩一派的官员们仿佛收到了明确的信号,立刻纷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出言附和:
“陛下英明!臣等早想一睹吴状元风采!”
“沙场武艺,正合此情此景,必能令盛宴增色不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改革派官员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异常热烈和支持。
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太师李崇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们,却依旧保持着沉默。
他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到皇帝的提议一般,没有任何人出声。
这种集体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和质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悄悄投向了稳坐如山的太师李崇义。
他的态度,才是关键。
李崇义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手中的茶盏轻轻晃动着,仿佛在欣赏杯中茶叶的沉浮。
直到场内的附和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时,他才缓缓放下茶盏,抬起眼皮。
他的目光先是在对面何高轩脸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转向龙椅上的皇帝,脸上露出一抹极其公式化的、看不出真心的笑容,声音平稳地说道:
“陛下既有此雅兴,老臣自然亦觉此议颇佳。”
“吴状元年轻有为,武艺超群,若能舞枪助兴,确能为佳节添彩。老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