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各执一词(第2页)

礼部尚书朱文成第一个跳出来,他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对着皇帝躬身道:

“陛下!太师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玑啊!太祖神枪,非同小可,乃是我朝武运之象征,宗庙之重器!”

“岂可因一时兴起而轻易赐下?此举于礼不合,于制不符!若开此先例,后世子孙纷纷效仿,岂不乱了祖宗法度?”

“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收回成命!”

兵部主事秦元化也紧跟着站出来,语气激动:“陛下!太师与朱大人所虑,正是臣等所忧!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任你武功再高,也难保万全!”

“昔日多少名将也曾马失前蹄?若吴状元……唉,臣非是诅咒,只是就事论事,若真有万一,神枪遗落敌手,被北疆蛮夷所得,用以炫耀武功,羞辱我先祖,那我大坤颜面何存?”

“军心士气必将遭受重挫!此绝非危言耸听,乃实实在在可能发生之风险啊!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三思啊!”

“太祖神枪,不可轻赐!”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太师派的官员也纷纷出声,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恳切,仿佛皇帝若不收回成命,便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昏君一般。

他们紧紧抓住“礼制”和“风险”两点,不断施压。

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支持赐枪的官员一时被这突如其来的集体反对打得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改革派岂会坐视不理?

就在太师党羽声音稍歇之际,御史大夫何高轩冷哼一声,缓缓站起身。

他先是向皇帝行了一礼,随即目光锐利地扫过朱文成、秦元化等人,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太师,朱大人,秦主事!尔等所言,看似有理,实则大谬!”

他一句话便定了调子,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何高轩继续道:“尔等口口声声礼制、风险,却为何偏偏忘了如今是何等时局?”

“幽州前线,战事吃紧,北疆敌军虎视眈眈,正值国家用人之际!”

“陛下圣明,慧眼识珠,见吴状元武艺超群,与太祖神枪契合无比,故赐下神兵,以激励其奋勇杀敌,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