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且拭目以待!(第3页)

“吴承安此去,险阻重重,单凭他那一万五千新附之众,即便再是骁勇,面对大坤的百战精锐和吴王的狡诈用兵,胜算确实不高。”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然,事在人为!”

“既然陛下已乾纲独断,我等举荐之人,便绝不能让他孤军奋战,白白送了性命,更绝不能让太师等人看了笑话!”

“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尽一切可能,为吴承安增强实力!”

何高轩目光一凝:“唐侍郎有何高见?”

唐尽忠成竹在胸,显然早已思虑周全:“下官即刻以兵部名义,行文至吴承安北上幽州沿途所经各州、府、郡!”

“命令他们,必须依照战时条例,根据自身郡兵储备情况,酌情拨调兵马,暂归吴承安节制,直至幽州战事结束或兵部另有调令为止!”

“人数不在多,哪怕一州抽调三五百,积少成多,亦是一股可观的力量!”

“如此一来,吴承安抵达幽州时,麾下或许便能有三万乃至更多的兵力!”

“兵力雄厚,排兵布阵方能游刃有余,获胜之机自然大增!”

一直沉默旁听的蒋正阳闻言,重重点头,粗声道:“唐侍郎此计大善!此乃阳谋,借助朝廷法度,名正言顺!”

“经过今日朝会,韩永福孟津调兵四千之事已天下皆知,成了范例。”

“沿途那些州府长官,尤其是……哼,那些与太师府过往甚密之辈,即便心中不愿,也绝不敢在此时明目张胆地违抗兵部钧令!”

“除非他们想被扣上贻误军机、抗命不遵的帽子!”

“韩永福这颗‘珠子’摆在前面,他们若不想成为硌脚的石头,就得跟着照做!”

蒋正阳的话虽然粗豪,却点明了关键。

以前没有人带头,那些官员自然是会阳奉阴违。

但现在有人带头拨调郡兵,谁还敢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