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绝密基地,科技前沿(第2页)

 

 数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以及无数年轻的科研人员,围着那些神秘的古老卷轴,废寝忘食地进行着研究。
 

 卷轴上的文字晦涩难懂,充满了古代祭祀、星象、地理以及某种难以理解的能量流示意图。
 

 “报告!我们初步确定,这些文字与古代中原地区某个失落文明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变异!”
 

 一位古文字专家激动地喊道,“这可能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古老文字的全新体系,或者说是‘织网者’内部特有的加密语言!”
 

 “我们对比了数万份古籍和出土文物,最终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少数民族古籍中,找到了一些零星的,与卷轴上符号相似的印记!”
 

 另一位考古学家兴

奋地说道,“这暗示着‘织网者’可能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活跃在这片土地上!”
 

 这些初步的发现,让专家们既兴奋又震惊。%?秒3¤章¢节>,小{说t,网?¢ <÷免{费@阅a读?e
 

 “织网者”所隐藏的历史深度和其力量的广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而在能量学和物理学领域,对那套启动仪器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这套仪器并非简单的机械装置,它内部使用了某种我们从未见过的‘秘银’合金!”
 

 一位材料学专家指着仪器的剖面图,震惊地说道,“这种合金具有极强的能量传导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并放大‘天机盘’的能量波动!”
 

 “它能够精准地测量和校准地脉节点的能量频率!”
 

 一位能量学专家兴奋地补充道,“并且能够根据特定的星象和时间,自动调整共振频率,从而达到最完美的启动条件!”
 

 这些发现,无一不证明了“织网者”所掌握的科技,不仅超越时代,更融合了某种古老而神秘的能量运用方式。
 

 他们所图谋的“天命之网”,绝非虚无缥缈的玄学,而是一种建立在超凡科技和古老能量体系基础上的,真实而可怕的力量。
 

 在敦煌的地下基地,林逸并没有参与卷轴的破译工作,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被缴获的“天机盘”进行研究。
 

 他每天都会来到核心实验室,站在“天机盘”前,仔细观察它散发出的蓝色光芒和能量波动。
 

 他不仅仅依靠仪器,更依靠他穿越后带来的、那敏锐的感知能力。
 

 随着对“天机盘”长时间的接触和感知,林逸逐渐发现了一些仪器无法捕捉到的微弱细节。
 

 “它似乎有某种‘意识’……”
 

 林逸喃喃自语,他在感知中,隐约觉得“天机盘”像一个沉睡的庞大计算核心,它并非完全死寂,而是在持续地进行着某种内部计算和数据处理。
 

 它与地脉节点的连接,更像是一种“呼吸”,汲取着大地的能量。
 

 有一天,当林逸将手放在“天机盘”表面时,他体内的“系统”突然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嗡鸣。
 

 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信息流,瞬间涌入林逸的脑海!
 

 那并非语言,也并非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信息流”!
 

 林逸看到了无数复杂的能量脉络图、星象轨迹、以及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宇宙符号。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能量网络之中,看到了地脉的涌动,大气能量的流转,甚至……看到了宇宙深处某种神秘力量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