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无形之战,法则曙光
“窃语者”的渗透,如同无孔不入的寒潮,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军工厂地下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
数据莫名其妙地丢失或错乱,复杂的数学模型突然出现致命的逻辑漏洞,甚至某些核心科研人员在夜深人静时,会感到脑海中闪过一丝不属于自己的偏执念头,或是一段诡异的低语。
实验室的气氛变得沉重而压抑,每个人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中窥视,但却无从捉摸。
仪器故障率飙升,研究进度举步维艰,更致命的是,那种无形的猜忌正在悄然滋生。
林逸的脸色异常凝重。
他知道,这并非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窃语者”以信息体形式,全面渗透后的结果。
它不直接攻击,却能从根源上瓦解他们的研究。
“系统,当前‘窃语者’渗透等级?”
林逸在意识深处问道。
“渗透等级:极高。已完成对核心网络和部分人员意识的‘信息同化’。无法定位单一本体,目标单位已融入环境。”
系统冰冷的回应再次强调了问题的棘手性。
林逸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传统的防御手段对这种敌人几乎无效。
物理屏障无法阻挡信息流,精神探测也只能捕捉到模糊的异常。
他不能直接消灭它,因为那意味着要摧毁整个实验室的网络甚至部分人员的意识。
他决定改变策略。
既然无法消灭,那就隔离和压制。
“李教授,赵队长。”
林逸召集了核心团队成员,语气沉重而坚定,“实验室里有‘不速之客’。一种能够渗透信息网络和思维的……‘信息生命体’。”
他的话让在场的科学家和特战队员们都震惊了。
信息生命体?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它无形无质,无法被传统手段检测到。它会篡改数据,干扰思维,甚至植入错误的概念。”
林逸继续解释道,“这就是我们最近研究停滞、故障频发的原因。”
“那我们该怎么办?”
赵强皱眉,他习惯了刀枪相对的敌人,对这种无形之物感到无力。
“我们不能直接清除它,因为它已经分散融入了整个系统。”
林逸缓缓说道,“我的能力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和波动,但无法将其完全捕获。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隔离’和‘压制’的策略。”
林逸提出了他的方案。
首先,对所有核心数据进行多重加密和物理备份,切断其与外部网络的任何连接。
其次,最重要的核心理论演算,将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手算”和“模拟推演”,在完全隔绝电子设备的“白纸模式”下进行。
第三,他将以“天机盘”为核心,在实验室内部构建一个动态的“信息防护结界”,但这需要持续消耗他的能量,并且范围有限,只能覆盖最重要的区域和关键人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将利用“天命视界”和“系统”的能力,持续追踪“窃语者”的“信息流”动向,绘制出它的“行为模式图”,试图预测它的每一次干扰和窃取,并反向进行“信息诱导”和“思维反制”。
这不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一场无声的、围绕信息与意识展开的攻防战。
李青教授听完,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这种敌人,这种对抗方式,完全颠覆了她对科学的认知,但却与林逸所描述的“天命之网”法则不谋而合。
“林总工,如果这种‘信息生命体’真的存在,那么我们对‘法则引擎’的研究,或许就有了新的突破方向!”
李青教授语气兴奋,“它本身就是一种对信息、对法则的极致运用!如果能反向解析它……或许能为‘法则引擎’的构建提供灵感!”
林逸点了点头,这正是他所想的。
危险与机遇并存。
“窃语者”是敌人,但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关于法则应用的“教科书”。
接下来的日子,地下实验室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