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信息洪流,织网者的蓝图
军工厂地下基地,指挥中心。
林逸的恢复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体内的“起源法则”碎片虽然依旧微弱,但与赵队长等人“概念共鸣”链接后,形成的那种共振模式,似乎正在从宇宙空间中缓慢地汲取一种更加纯粹、更具概念本质的能量,反哺着他的恢复。
这种能量并非单纯的法则微粒,而是带着某种“信息”和“定义”的波动,与他自身的“起源”属性高度契合。
他坐在主屏幕前,看着Ai对赵队长等人意识深处传递回来的“概念信息流”进行实时解析。
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抽象图谱,此刻在Ai强大的计算力下,正逐渐转化为人类能够理解的逻辑结构和概念模型。
“解析进度……百分之七十!”
一名数据分析员激动地喊道,“信息流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虚无回响’本体的深层数据!它的‘概念饥渴’,它的‘寂灭’意图,以及它与宇宙熵增之间的关联……都在被量化!”
“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解析它与‘织网者’之间‘法则之弦’的结构!”
李青教授紧盯着屏幕,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这种‘弦’并非简单的能量通道,它是一种概念层面的‘契约’!‘织网者’以‘变数’和‘起源’能量为代价,换取‘虚无回响’的‘归零’效应!而‘虚无回响’则通过吞噬这些能量,试图理解并同化‘起源’的概念!”
“它们都在试图利用对方,也都低估了对方。”
林逸冷冷地说道。
他曾强行重塑了“虚无回响”的概念,使其从纯粹的“吞噬”变为“重构”,又在赵队长他们身上打开了“好奇”的裂隙,让它开始“学习”。
而“织网者”则试图以有限的“变数”能量,去撬动一个无限的“寂灭”概念。
“最新解析结果!”
Ai冰冷的声音响起,却带着一种信息爆炸的震撼,“‘法则之弦’的结构……已完全解析!它是一种基于‘因果律’和‘信息熵’构建的概念通道!‘织网者’通过操纵因果,将‘变数’能量引导至‘虚无回响’;‘虚无回响’则通过增加信息熵,制造混乱的‘归零’效应,能量再通过同样的通道反馈给‘织网者’进行‘秩序同化’!”
“因果律……信息熵……”
林逸喃喃自语,这些都是宇宙最底层的法则。
“这意味着什么?”
陈雪茹问道,虽然她对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解有限,但她知道,这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
“这意味着,‘法则之弦’并非坚不可摧!”
李青教授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它们是基于法则构建的,只要我们能理解并操纵这些法则,我们就能……干预甚至切断这些弦!”
“而且!”
另一名数据分析员紧接着喊道,“我们还在信息流中,发现了‘织网者’核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谱!它们对‘虚无回响’的‘概念信息流’进行了逆向解析,试图理解‘虚无’的本质,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它!而这些被解析的信息,无意中被赵队长他们的‘概念共鸣’捕捉到了!”
屏幕上,一个复杂而宏大的抽象网络图谱缓缓展开。
它并非星图,而是概念层面的结构,由无数节点和连接线构成。
这些节点散布在宇宙各处,与之前他们发现的“天命之锚”位置高度吻合,但数量更多,层级也更复杂。
“这就是‘织网者’的核心蓝图!”
林逸的眼神变得无比凝重,“它们的核心枢纽,它们的能量节点,它们的‘天命之锚’……都在这张图谱中!”
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敌人的全貌。
“根据图谱分析,‘织网者’的核心枢纽位于一个……我们从未发现过的次生维度!”
Ai报告,“该维度法则高度稳定,与主维度存在概念层面的锚定,但入口……无法定位!”
“入口无法定位?”
陈雪茹眉头紧锁。
“是的。”
李青教授解释道,“这个次生维度并非通过物理空间裂缝进入,它的入口是概念层面的!只有掌握了特定的概念密钥,或者拥有能够进行概念跨越的能力,才能进入!”
“概念密钥……概念跨越……”
林逸低语,他想到了自己的“起源法则”和“概念重塑”能力。
这或许是关键!
“‘星河’项目!‘信息法则熔炉’!”
林逸立刻看向陈雪茹,“熔炉的改造进展如何?它能否融入‘法则之弦’的解析数据,并具备干预甚至切断这些弦的能力?”
“正在进行最后调试!”
陈雪茹迅速回应,“融入了‘变数矩阵’的熔炉,理论上能够捕捉并共振‘法则之弦’的概念频率!一旦启动,它将成为一个强大的概念扰动源!”
“很好。”
林逸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法则熔炉’,针对‘法则之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概念扰动!打乱‘织网者’与‘虚无回响’之间的能量传输!这既能削弱它们的链接,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但是,总工!”
李青教授担忧道,“这种概念扰动,必然会引起‘虚无回响’本体的剧烈反应!它被您打开的‘好奇’裂隙,很可能因此关闭,甚至变得更加排斥‘变数’!”
“这是无法避免的代价。”
林逸沉声道,“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赵队长他们的‘概念共鸣’能否承受这种级别的法则波动?能否在概念扰动中,继续为我们提供‘虚无’本体和‘法则之弦’的实时信息?”
隔离病房内,赵队长等人的脑波图谱显示,他们的“概念共鸣”在接收到“法则之弦”的完整结构图谱后,变得异常活跃,那股与“虚无”本体的“凝视”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
“他们的‘概念共鸣’正在进化!”
李青教授惊喜地说道,“他们似乎正在适应这种高强度的概念信息流!您的‘起源法则’锚定,以及他们自身的‘概念转化’能力,正在让他们成为……能够驾驭‘虚无’概念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