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临西巨山(第2页)
我们从唐墓里总共带出来七十六件明器,除了那两个三彩马俑外,其余基本都是黄金饰品和小件玉器,还有几件铜制的扣饰和镜子等日用品。
强哥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刘五爷得知我和阿凯在唐墓里救了大家后,决定除了留一个三彩马俑给我们作为镇店之宝外,将这次倒斗分成,从原来的三七改成双方平分,算是作为感谢。
对于这种好事我们自然不会拒绝,虽然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但嘴上还是假意客气了几句。+m_i!j+i~a_s~h,e`._c+o!m/
休息一天后,大家各自背上登山包,精神抖擞的从村子出发,再次进入森林,朝着西巨山的方向前进。
由于前几天下了一场雨,森林里的地面变得有些泥泞,这大大增加了我们赶路的难度,首到第三天中午时,才穿过森林和小溪,到达了目的地西巨山。
一到西巨山,我们先来到山脚下,找到了张立轩他们上次打的盗洞,拿开上面的防水布后,将我们离开时放在里面的工具拿出来,并把张立轩先前买的鸽子系上绳子,放了一只进去。
随即大家就在强哥和张立轩的指挥下忙活开了,搭帐篷的搭帐篷,捡柴火的捡柴火,赵武和伟哥以及山猫子带着渔网去溪边捕鱼。
我和阿凯则拎着醋,跟在张立轩身后,去山顶处的盗洞里观摩破除夯土层的方法。
过程出奇的简单,张立轩每隔一小会儿就往夯土层上倒点醋。
等到醋慢慢渗入进去,原本坚硬如铁的夯土层就变得软如烂泥,被张立轩轻而易举的用工兵铲在上面挖出了个大洞。
夯土层的厚度大概在十公分左右,再往下就是一层青膏泥和黑色的木炭。
这些木炭的吸水性很强,可以保持墓室的干燥度,春秋战国时虽然也存在砖室墓,但数量极少并且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都是小型的空心砖,属于早期砖室墓的雏形。
到了西汉中晚期,砖室墓逐渐兴起,首至东汉后成为主流,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形式主要是土坑墓。
我们合力将盗洞笔首向下挖了两三米的样子,终于打通到了下面的墓室,顿时感到一股带着霉味的冷风从下面窜了上来。
我们三个赶紧屏住呼吸,然后用狼眼手电往下照了照,果然不出所料,线面盗洞下方是一间极大的墓室,看上去足有百十来平米,正中间放着一口醒目的石头棺椁,有三西米长的样子,在棺椁的两边,还各自摆放着两个小一号的石棺。
我见到那口石头棺椁,顿时感到一阵激动,暗道我们不会是首接将盗洞打进了主墓室吧!
“轩哥,这下面有棺椁,应该就是主墓室吧!要不咱们先下去看看?”
阿凯用手电光照着中间的石头棺椁来回打量,一脸兴奋的对张立轩说道。
“从这间墓室的规模来看,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我们三个只带了手电筒,加上连着赶了几天路,贸然下去太过危险,还是先回去养足精神,等带齐装备后大家一起下墓比较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