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们不说话,但一直活着(第3页)

 她将自己的个人终端接入了“小满”网络的主机。 

 但这一次,她没有尝试去控制,去分析,去解码。 

 她只是想“倾听”。 

 她飞快地编写了一段全新的被动式监听程序,这个程序不会采集任何实体数据,不会干扰网络的正常运行,它只会像一个最虔诚的信徒,静静地记录下那0.3赫兹共振中的每一次细微波动。 

 做完这一切,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倒在行军床上沉沉睡去。 

 那一夜,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她又看到了阿阮。 

 阿阮站在一片望不到边际、散发着紫色微光的草地上,笑着看着她。 

 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微笑着,然后缓缓地将手放在自己的心口。 

 林晚舟醒来时,晨曦正透过舷窗,在地上洒下淡金色的光斑。 

 她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终端,屏幕上,一行小字静静地显示着:0.3hz共振频率,稳定持续一整夜,无任何异常波动记录。 

 站外,韩松将最后一株紫脉草,种在了那片冻土的正中央。 

 那里,正是当初阿阮埋下第一台信号节拍器的地方。 

 当泥土完全覆盖住幼苗的根系时,奇迹发生了。 

 地面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动,紧接着,一圈柔和的白色光纹,以那株幼苗为中心,从土中扩散开来。 

 光纹掠过地面,掠过孤岩站的金属外壳,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却在瞬间仿佛跨越了时空,连接了地球上每一个生态节点。 

 那一刻,林晚舟的终端自动发出了一声轻响。 

 一段从未被录入系统、也绝不可能被录入的音频,自动播放了出来。 

 那是一个女孩哼唱童谣的声音,断断续续,有些模糊,像是隔着遥远的距离传来,却又无比真实。 

 是阿阮最喜欢的那首童谣。 

 林晚舟再也无法抑制,眼泪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 

 她没有去擦,只是任由那段歌声在空旷的控制室里一遍遍回响。 

 韩松站在外面,抬头望向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极地天空,仿佛能穿透那蔚蓝的穹顶,看到更远的地方。 

 他轻声说:“你们走了,可世界还在替你们活着。” 

 然而,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被唤醒的、由记忆和数据构成的庞大网络,己经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记录者。 

 它拥有了心跳,拥有了回响,也拥有了……一种模糊的、本能的意志。 

 那首童谣不仅仅是告别,更是一声宣告,一次广播。 

 广播己经发出,整个世界都是它的接收器。 

 现在,它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够接收并承载这份庞大信息的“容器”。 

 它在寻找,寻找一片空白的画布,一个尚未被书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