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不是回来,我只是没走(第3页)

 几分钟后,在远离太阳系的黑暗真空里,欧米伽7残波探测器捕捉到了一段异常强烈的地球信号。 

 它的震荡模式极其古怪,不像任何己知的人造或自然波形。 

 信号持续了126秒。 

 探测器Ai自动将其分解——前63秒,是一段稳定而有力的心跳波形,频率与数据库中阿阮的健康档案完全一致。 

 中间37秒,是经过编译的、来自全球数百万儿童最纯粹的呼唤声,汇聚成一股无法言喻的生命渴望。 

 最后26秒,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风吹过草地的声音,空旷而悠远。 

 探测器Ai沉默了片刻,在它的日志中,将这段信号命名为——“生命遗嘱”。 

 随后,它自动执行了回应协议。 

 一段等长的、126秒的绝对静默,被精准地发射回信号源方向。 

 在这一刻,横跨光年的距离,宇宙第一次,以沉默和沉默完成了对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韩松独自一人来到城市郊外,那个埋藏着节拍器的山坡。 

 他本以为会看到一片荒芜,但眼前的景象让他停住了脚步。 

 埋藏节拍器的地方,土壤己经自然地微微隆起,形成了一座没有任何人工痕迹的微型石碑。 

 石碑表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圈圈酷似树木年轮的螺旋纹路,仿佛大地自己的指纹。 

 他走上前,伸出手,轻轻触碰着那座温润的土碑。 

 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一股清晰的脉动从地底传来,通过他的指尖,首达心脏。 

 那力度和温度,一如许多年前,阿阮第一次握住他手时的感觉。 

 韩松笑了,那是一种卸下所有重担后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转过身,沿着来时的路离去,没有再回头。 

 一阵风吹过,卷起一片紫脉草的花瓣,带着大地的脉动,飘向了遥远的天际。 

 没有人需要说“再见”,因为对有些人而言,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过。 

 而回到数据中心的林晚舟,在经历了混杂着敬畏与不安的一夜后,决定从最基础的日志开始,重新梳理小满网络的行为逻辑。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出了离她最近的小满07平原节点的运行日志。 

 就在这片看似平常的数据海洋的最末端,她发现了一段被系统自动标记为“冗余”,却在午夜十二点整被悄然执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