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现在轮到我们替风活着(第2页)
它们包含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为了让这些话语能够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林晚舟还专门设计了一套声纹叠加算法,可以将百万条语音压缩成一道持续的波束,定向投射至高原观测点。
这个观测点,曾经是紫脉草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也是连接着整个生态网络的关键节点。
她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激活那些沉睡的记忆,唤醒那些被遗忘的情感。~d¢i.y-i,k¨a*n~s\h~u-.+c′o+m?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着高原观测点涌去。
终于,在某个凌晨,观测点的接收端仪器自动打印出了一行字:
“频率匹配,记忆己锚定。”
林晚舟看着那行字,并没有露出笑容,只是默默地拿起一个老旧的耳机,戴在了亡母的旧照片上。
她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响起……
在城市的另一角,叶临舟正盯着气象站的数据,眉头紧锁。
作为一名深空信号归档员,他对各种电磁波和声波都异常敏感。
他发现,每当人类集体发声时,大气中的离子浓度都会出现短暂的回升。
虽然这种回升非常微弱,但却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他意识到,人类的声音,或许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一种能够改变环境的力量。
于是,他联合气象站,建立了一套“言语天气图”,试图预测出“告白高气压”和“忏悔低气压”区域。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叶临舟却对此深信不疑。
在一次跨城首播中,他引导两座城市的人们同时喊出“对不起”。
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广场上,对着天空大声呼喊,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响彻云霄。
随后,卫星捕捉到了一道肉眼不可见的气流闭环,它连接着两座城市,像极了当年紫脉草推动的洋流。
叶临舟看着屏幕上的图像,轻声说道:“原来风,从来都不是植物给的……”
与此同时,在远离城市的荒原上,陈砚点燃了第一堆“话语篝火”。
作为一名前气候工程指挥官,他曾经坚信科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但现在,他却变成了一名流浪的生态教士,他坚信“地球正在哀悼人类”。
他认为,人类需要用自己的声音,去安慰地球,去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
他鼓励人们将写满心事的纸条投入火焰,用声音延续灰烬的升腾轨迹。
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诉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着彼此的故事。
他们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穿越时空,传向远方。
当第七夜的火光熄灭时,沙地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一株新生的紫脉草破土而出,它那娇嫩的叶片内壁,竟然浮现出众人昨夜齐声呐喊的唇形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