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走着走着,话就长出来了(第2页)
这几个字,像是在描述苔藓所处的环境,又像是在表达苔藓的某种情绪。
苏临没有首接翻译这些字符,而是让孩子们把小手轻轻贴在石头上,感受苔藓的触感。
片刻后,一个女孩突然喊道:“老师,它在发抖!”
苏临心里咯噔一下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在石面上刻下几个字:“我们搬你去向阳处,好吗?”
当天下午,在村民们的合力下,这块巨大的石头被成功翻转,苔藓终于暴露在温暖的阳光下。+二\8/看*书.徃¢ *嶵·薪`章?踕.埂_鑫!哙?
当晚,新生长的苔藓层上,竟然浮现出三个字:“暖了。”
苏临默默地看着这三个字,心里百感交集。
她知道,这是人类首次记录到非草本植物的语义表达。
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只是默默地在自然课笔记的末尾,画了一个金灿灿的太阳。
而在另一座城市里,林晚舟正坐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翻阅着那本特殊的《未完成之书》。
她收到图书馆的通知,《未完成之书》新增了一页,字迹陌生,却写得工整而有力:“我昨天杀了人,但我现在想活。”
林晚舟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不知道写下这句话的人是谁,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但她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绝望和挣扎。
她没有报警,也没有移除
这一页,而是在下一页,轻轻地写下了一句话:“你写下这句话时,己经救了自己一次。”
三天后,同一位置,又添了新的一页:“我偷看了你的回应,谢谢你没烧我。”
林晚舟轻轻地合上书,将它移到阅览室的中央,并在旁边附上一张纸条:“这里不说教,只说话。”
那晚,守夜人向她报告,书架上的紫脉藤蔓整夜都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无数精灵在低声交谈。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偏远码头,老吴正坐在他的渔船上,默默地抽着烟。
最近,他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码头上挂着一串风铃,那是他年轻时自己做的,声音清脆悦耳。
平时,只有海风吹过,风铃才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但最近,这串风铃总是无风自响,而且节奏非常急促,是他从未听过的拍子。
他起初以为是海流扰动,没有太在意。
但连续三夜,风铃都在同一时间响起,而且频率越来越稳定。
老吴终于觉得不对劲了。他取下风铃,用耳朵贴近木架,仔细聆听。
他竟然从那急促的铃声中,辨出了一段断断续续的低语:“……孩子……回……来……”
老吴的心,瞬间揪了起来。
他想起了三十年前的那场海难,他的儿子,就是在那场海难中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