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开口之前,先学会等(第2页)

 毕竟,要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对着一堆草发呆,实在是有些无聊。 

 “我说老韩,咱这到底图个啥啊?就算那草真能发光,又能咋样?能当饭吃啊?” 

 韩松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紫脉草。 

 终于,在第七天的黎明前,奇迹发生了。 

 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裴小满突然感到手心一暖,他低头一看,发现一只水鸟的羽毛落在了他的掌心。 

 那羽毛洁白如雪,纹路清晰,竟然天然地拼成了一行字:“你也等到了。” 

 裴小满瞬间愣住了,他抬起头,看向韩松,只见他 

 “我明白了,” 韩松轻声说道,“有些语言,必须用时间兑换。,小!说-宅` -勉/沸′越\渎^”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随身携带的陶片,用小刀在上面刻下一行字:“我不再赶路了。” 然后,他将陶片埋入了湿润的泥土中。 

 就在陶片埋入泥土的那一刻,整片紫脉草地突然亮了起来! 

 这一次,不是三秒钟,而是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紫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湿地,也照亮了裴小满的脸庞。 

 他看到,每一片草叶上都浮现出细小的文字,汇

聚成一句完整的话:“我们陪你。” 

 与此同时,城里的自然课助教苏临,也在经历着一场“沉默”的实验。 

 她在课堂上发起了一项名为“沉默日”的活动:每个孩子都要带一句话来学校,但一整天都不能说出口,也不能写下来。 

 孩子们一开始都觉得很有趣,但很快就开始焦躁不安。 

 他们习惯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突然被剥夺了这种权利,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首到放学的时候,一个男孩突然指着教室角落里的一盆被遗忘的紫脉盆栽。 

 那盆盆栽的叶片缓缓展开,拼出了一行字:“今天没人坐我旁边。” 

 苏临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叶片,对孩子们说:“你们看,不说出来的话,反而更容易被听见。” 

 第二天,全班同学自发地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圆圈,静静地坐了一个小时。 

 当他们结束静坐的时候,地面上浮现出无数细小的草芽,每一片叶面上都写着一个字,拼成一句无主语的宣言:“我们都在。” 

 而在图书馆里,林晚舟也将她那本永远写不完的《未完成之书》锁入了地窖。 

 她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话,需要十年才能写完。” 

 她开始每天手写日记,但不再期待草叶的回应。 

 某天夜里,暴雨倾盆,她听见窗外的藤蔓沙沙作响,起身查看,发现所有自动浮现的文字都消失了,唯有一片叶子上留着一行小字:“你终于…不急了。” 

 她笑了,将日记本放在窗台上。 

 第二天清晨,日记本被雨水浸透,墨迹晕染,但新长出的草叶却拼出了她昨夜的独白:“今天,我又摔了一跤——但这次,我笑了。” 

 老吴也收到了海洋局的邀请,希望他协助建立“海语翻译中心”,承诺配备最顶级的设备。 

 但他婉拒了,只请求保留那串风铃。 

 当晚,他梦见亡妻站在海边,对他说:“你现在听到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