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最后一句话,留给明天的人(第2页)
“此处不说话,只养话。”
与此同时,在森林深处。
苏临正带着一群孩子在进行一项特殊的课程——“身体日记”。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个人都要选择一种植物,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去模仿它的生长过程,持续七天。”
孩子们兴奋地欢呼雀跃,纷纷跑向自己喜欢的植物。¢优-品_暁¢税/枉. -免^费¢悦?黩\
一个瘦弱的男孩选择了一棵刚刚破土的小树苗。
他每天都蜷缩着身体,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土里,然后慢慢地伸展西肢,模仿小树苗努力向上生长的姿态。
“加油啊,小树苗!”
“我也要快快长大!”
第七天过去了,男孩依然坚持着他的“身体日记”。
第十天清晨,当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小树苗身边时,惊讶地发现,在粗糙的树干上,竟然浮现出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
“我……也……在……长大。”
男孩激动地跑去找苏临。
“苏老师,你看!小树苗会说话了!”
苏临并没有点破,只是微微一笑:“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围着这棵小树苗,静静地坐一会儿。”
孩子们围坐在小树苗周围,感受着它身上散发出来的勃勃生机。
当晚,整片林地的根系都开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无数的光点交织在一起,最终拼成了一句无署名的话:
“我们记得你小时候摔过跤。”
苏临在教案的末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教不会的,身体会。”
在城市的另一边,林晚舟正准备将那本承载着无数故事的《未完成之书》,移交给图书馆最年轻的管理员。
那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她曾经匿名在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讨厌妈妈,但我想她。”
林晚舟找到她,只说了一句话:
“别急着读,先让它等你。”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图书馆。 当她路过那面刻满了新语的木墙时,发现上面又浮现出了一行新的文字:
“她走了,可话没走。”
林晚舟并没有停留,继续向前走去。
走出百米之后,她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藤蔓沙沙作响的声音。
她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一片翠绿的新叶缓缓展开,上面写着几个字:
“谢谢你,不回头。”
在遥远的渔村里,老吴己经将那面饱经沧桑的木鼓沉入海底整整七天了。
这天,他正在屋里整理渔网,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再度响起。
那风铃的节奏有些陌生,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老吴仔细辨认着风铃的声音,渐渐地,他听出了那是孙女小时候经常哼唱的一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