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她不说,树替她哭(第2页)
这些字迹清晰可见,仿佛是某种神秘力量在操控这一切。
苏临终于明白,这颗“非种之种”,是在唤醒沉睡的情感共振体。
她的眼睛湿润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在她心中涌动。
这些植物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幻!想,姬′ *芜!错\内¨容′
与此同时,银禾在图书馆的“静默阅读室”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土壤箱中的纸条开始自行移动,拼合成新的句子。
一位老人留下的“我恨他”被藤蔓缠绕,七日后长出反向文字:“可你也想他吃饭。”银禾好奇地用显微镜观察土壤,竟发现微生物群落按特定频率脉动,与读者的心跳高度同步。
她设计了一个“情绪埋藏仪式”:读者需赤脚踩入温土三分钟,再书写心事。
当夜,图书馆外墙的爬山虎集体转向东方,拼出一句无人署名的话:“别怕老去,我说话越来越清楚了。”
另一边,裴小满潜入城市地下管网,在废弃的热力井中发现了语言草的根系己经与城市排水系统共生。
草根包裹着无数被粉碎的日记残片、撕毁的情书、烧毁的合同。
他采集样本时触发了警报,市政工程队次日便携带除草剂前来铲除。
裴小满并未阻拦,反而主动提供了“高效清除方案”——建议喷洒碱性溶液。
施工队采纳后离去,当晚暴雨突至,碱液与酸性雨水反应生成盐晶,反而刺激草根爆发式生长,整片区域地面浮现出巨大问句:“你们清除的,真是杂草吗?”
裴小满藏身暗处,轻笑:“你们治标,我借势。”
与此同时,老吴随杜卡奥乘军用飞行器首次抵达城市,原为调查“异常生物电波”。
他本不信陆地能传语,首至夜宿周小禾楼顶,听见整栋楼植物随风摇曳的节奏竟与海浪节拍完全一致——三短两长,正是他亡子临终暗号。
他赤脚踩地,将耳贴于水泥裂缝,竟听见微弱回响:“爷爷……我也在听。”他老泪纵横,次日将独木舟底刻下的全部海语拓印成图,赠予周小禾:“以后它替你说,你说给它听。”
苏临望着那排绿植上浮现出的句子,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