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长安要修缮(第3页)

 这是一个他们从未听过的词汇。 

 阳光落在李恪尚有婴儿肥的脸上,他兴奋道:“诸位长辈还记得前朝大业年间的龙鳞渠吧?宇文恺用石灰三合土筑渠,百年不腐。我说得水泥是比三合土更坚固十倍的宝物。” 

 水泥足够在这个世界引起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 

 李二瞳孔骤缩。 

 征讨刘黑闼时,他亲眼见过洺水城用糯米灰浆加固的城墙,铭文破碎后,城墙依旧坚固。 

 若真有此等神物...... 

 李二眼中爆发出摄人心魄的精光,“此物在何处,速速取来!” 

 渭水之盟的耻辱还没有被清洗,突厥的威胁还没有消散,李二灭东突厥之心从未泯灭,时机一到,势必挥军北上,一雪前耻,彻底解决心腹大患。 

 李恪摊手无奈道:“现在拿不了。” 

 李二龙目一瞪,西周弥漫一股龙威,无形中增添几分压力。 

 “为何?” 

 李恪回道:“水泥是二哥府里的工匠无意中制造的产物,实际上看起来就是一些粉末,前几日才砌了一面墙,现在应该己经风干了,可以试试硬度。” 

 李二眼中闪过几分犹豫,随即消散无踪,“走,楚王府。” 

 楚王李宽是李二心中的痛,幼年时便过继给己故的李智云为嗣,虽为父子,却以伯侄相称,哪怕李二极力弥补,依旧无济于事。 

 然而,帝王心性,孰轻孰重,李二分得清,若是水泥如李恪所言,那么此物势在必得!面对李宽反倒是一件小事,些许不自在罢了。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相视一笑,看向李恪的目光中有对智者的欣赏,有长辈的欣慰,还有一丝隐藏起来的警惕。 

 李宽与李二的关系,他们都知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他们只是臣子,不便多言。 

 楚王府人丁稀少,除了李宽与一位老仆之外,只有一些皇后娘娘安排的下人,哪里会有研制水泥的巨匠? 

 分明是李恪想借机缓和兄长与阿耶的关系。 

 这样的心性在他们这些人精眼中,自然是极好,至少如房遗首、杜构这些和李恪关系好的小家伙们不怕交友不慎,沦为牺牲品。 

 李恪与李二太像了,他的身份又极为特殊,身负两朝血脉,有诸多老臣支持,一旦起了夺嫡之心,对于大唐而言,绝对是一场灾难。 

 这也是为何他们心有警惕的原因所在,他们这群人,不会允许旧朝势力再度崛起。 

 若是长孙无忌没有出征讨伐李艺,他知晓李恪这点小心思,一定会比房玄龄等疑心更重。 

 李恪这个便宜外甥本就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