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殿下真乃神人也!
马车碾过朱雀大街平整的条石,车轮发出单调而规律的“嘎吱”声。?萝?拉¢暁,说` -首`发!
小高稳稳地驾着车,车帘随着颠簸轻轻晃动,偶尔漏进一丝长安城午后喧嚣的市声和暖融融的阳光。
车厢里,李恪毫无形象地摊在柔软的锦缎坐垫上,两条小短腿伸首了晃荡。
他旁边是那本厚得能当板砖使的《贞观律疏》议注,就像是个烫手的山芋,让他一脸的生无可恋。
脑子里一会儿是颜师古那句“民心所向,煌煌大势”的惊雷,一会儿又变成“旬日五卷律疏”的恐怖大山,来回碾压,愁得他小脸都快皱成了包子。
端坐在他对面的马周,眼神亮得惊人,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恪,里面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甚至是几分崇拜?
“殿下!”
马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闷,“真乃神人也!”
“嗯?”
李恪正琢磨着是先把《名例律》啃了,还是《卫禁律》更下饭。
闻言,他茫然地抬起头。
“民心!”
马周向前倾了倾身子,仿佛要抓住什么无形的力量,“殿下是不是早己知晓博陵崔氏的手段?调动民心以破世家咒印,以堂堂正正之势碾压魑魅伎俩!一切都在殿下的算计之内吧!寻找颜师,更重要的是那封信?”
马周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快飞到李恪的脸上:“募捐之后,在清渠之畔立碑勒石,铭刻捐资者姓名善举!这举本是前夜便商议好之策,如今却成了破局的关键!大巧若拙,首指人心!将‘势’之一字,运用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百姓感念,捐资者得名,朝廷彰德,而崔氏咒印,在这煌煌民心与昭昭清名交织而成的大势面前,岂非土鸡瓦狗,顷刻瓦解?妙!实在是妙啊!”
李恪:“……”
他张了张嘴,看着马周那闪闪发光、写满“殿下深不可测”的眼睛,感觉喉咙有点发干,心虚得恨不能找一块地钻进去。~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
天地良心!
立碑的提议,纯粹是...纯粹是怕死!怕得罪人!怕那些被薅了羊毛的权贵们背地里给他下绊子、使阴招!
脑子里哪有什么煌煌大事、民心所向?
想想看,要是程妖精那老匹夫知道自己捐了那么多钱连个响都听不到,会不会半夜摸进县衙把李恪从被窝里拎出来?
那些新兴权贵、世家门阀,心眼比藕眼还多,现在当他小,不和他计较,以后呢?
现在不想法子给他们点“甜头”,让他们觉得这钱花得值、花得有面子,迟早会和他算这笔账!
立碑,说白了,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给那群大老爷们儿一点心理安慰,一块金光闪闪的遮羞布!
让他们觉得善捐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是流芳百世的好事!
“咳咳......”
李恪干咳两声,努力绷住小脸,试图摆出一点“一切尽在掌握”的高深莫测,含糊道:“嗯...些许微末小计,不足挂齿,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