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万年县的变化(第3页)

 李恪得知后,立刻就以万年县衙的名义与墨家工坊签订协议,购买这项技术,三年内分期还款二十万贯。 

 原本墨家工坊是打算白送,还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长安,毕竟他们的研究经费都是李恪给的,哪里还能收殿下的钱? 

 不过,李恪公私分明,坚持要给,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钱贴补万年县。 

 墨家工坊的效率也很高,设备安装,铭文篆刻,调试到运行,只花了短短数日。 

 概率低的问题,李恪根本不在意。 

 万年县一天能产生多少的垃圾?还有长安县,甚至扩散到长安城外的庄子...... 

 简而言之,量大管饱。 

 量变引起质变,如果没有,说明量还不够,垃圾多了,概率也就升上去了。 

 这不,今日李恪就急匆匆地赶往百废归流所,第一缕炼物精华出现了。 

 巨大的棚屋,屋顶开了巨大的天窗,光线笔首地投射下来,照亮了棚屋中央一个复杂得令人目眩的青铜圆盘。 

 圆盘首径足有三丈,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密密麻麻布满了深深浅浅、扭曲盘绕的凹槽,无数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符文如同活物般在凹槽

底部缓缓流动。 

 圆盘周围,矗立着十几根一人合抱粗细的青铜圆柱,柱身同样蚀刻着繁复的纹路,此刻正散发着幽幽的蓝光。 

 一位须发皆白、穿着洗得发白葛布长袍的老者,正佝偻着腰,围着圆盘踱步,他的身后还有几位年轻人不断记录着。 

 他是从益州赶来的墨家前辈,名为相里海东,乃秦墨一脉的族老。 

 “相里前辈。” 

 李恪走近,声音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位脾气古怪的老人。 

 相里海东头也没抬,布满老年斑的手按在青铜圆盘上,猛地用力,整个青铜圆盘仿佛被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凹槽中的流光陡然加速奔涌,发出更清晰的、如同熔岩流淌般的低沉轰鸣。 

 圆盘中央,一个脸盆大小的孔洞下方,正对着一个青铜容器。 

 “成了!就是现在!” 

 相里海东低喝一声。 

 随着他话音落下,圆盘中央孔洞处,猛地喷涌出一缕光雾! 

 那光雾如同有生命的活物,翻滚、纠缠、凝聚,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和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星辰本源般的奇异气息。 

 棚屋里所有青铜柱上的蓝光瞬间暴涨,嗡嗡声达到了顶峰。 

 相里海东手指伸向容器,引出光雾,递给李恪,“殿下,这便是第二缕炼物精华,于炼气一道效果非凡。” 

 “此物...价值几何?” 

 这才是李恪最关心的地方。 

 相里海东嘴角一抽,自言自语道:“老夫以古阵残篇,铭刻‘分金’、‘化浊’、‘聚元’三道核心符文于此盘,以污秽为薪柴,引地火为炉,聚天地间散逸之杂气,得炼物之精华,可惜太少,否则必有大用!” 

 “哦。” 

 李恪瞬间便没了兴致,这东西要量大才有用,那现在就是不值钱的玩意。 

 不过,这百废归流所至少不是只出不进的赔钱货了,积少成多,总会派上用场。 

 李恪习惯性地喊道:“马先生,安排益州方面多建几个这玩意儿,以后卖给我老爹。” 

 小高低声道:“殿下,马先生己经入东宫了。” 

 李恪的小脸瞬间就垮了下来,马周是他的大管家,没有他,还真不顺手,很多事不好开展。 

 他想了想,忽然拍了下大腿,“小高,去一趟武德殿,让那群家伙出来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