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恪的信

 与此同时,长安,皇宫内。¨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长孙皇后正对着妆镜,贴身侍女年年正小心翼翼地替她梳理着发髻。 

 一名内侍躬身趋步而入,双手捧上一个密封的锦囊,“启禀皇后娘娘,蜀王殿下离宫前,曾将此物亲手交给小人,言明今日方可呈于娘娘。” 

 长孙皇后一怔,微微抬眉。 

 年年立刻会意,接过锦囊后,再转交给妆镜前的皇后娘娘。 

 打开锦囊,里面是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笺。 

 展开后,那熟悉的,带着点跳脱却又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的内容,没有一句客套的请安问好,通篇絮絮叨叨,全是细致到近乎啰嗦的关切。 

 “母后,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三儿己经走了,还望母后珍重。宫里面事务繁杂,母后就不要老是亲力亲为了,劳心伤神的,累坏了,也就只有你的孩子们心疼......” 

 长孙皇后,哑然失笑,这孩子,给谁上眼药呢? 

 随后,她怅然若失地喃喃自语:“三儿,这么快就走了吗?怎么不来与母后好好告个别?” 

 “一定要让太医按时检查身子,千万不可懈怠,有任何不对劲或是不舒服的地方,年年姑姑,你肯定也看到了这封信,母后若是瞒着,你一定要传信到益州......” 

 “看看,这个三儿,还管上本宫了。” 

 长孙皇后没好气道。 

 样貌普通的年年看着长孙皇后那满是欢喜的神态,低声浅笑道:“娘娘,三殿下的吩咐奴婢可不敢不做。”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记下吧,总不能让三儿回来后,埋怨本宫不让他省心。” 

 “春日风燥,多饮些温润的梨汤枇杷露...夏日暑热,要注意避暑,少吃些冰凉的东西...秋日干燥,殿中熏香宜淡雅,多开窗通风...冬日严寒,这个等三儿研究出新东西后,就立马派人送来,记得多走走活络气血......” 

 李恪的信,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连糕点甜腻,浅尝即止,注意保护脾胃等等小事都有,字里行间,全是拳拳心意。′x-i\n_t/i·a!n~x`i?x_s-..c_o!m? 

 长孙皇后看着看着,眼圈就泛红了,唇角却不由自主地弯起一抹温暖的笑意,轻声嗔道:“这孩子,自己都还照顾不好自己,操心起本宫比太医令还细,唉,他们父子......” 

 杨妃的寝殿。 

 她正对着窗外萧瑟的庭院默默垂泪,柔兮站在一旁,这对主仆,相对无言。 

 一封同样由内侍送来的信,被她紧紧攥在手中,信上,李恪的语气轻松又带着点哄孩子的调皮。 

 “母妃,请原谅孩儿的不告而别,您就当孩儿跑出去玩了,过些时日,孩儿就回来了。听说益州那边的山水不错,孩儿先去探探路,以后孩儿就能带您去好好玩玩,老是待在这宫里,早晚得憋出病来!” 

 杨妃脸上的幽怨被李恪冲散了不少,指尖轻柔地抚过信笺上的字,仿佛真的看到儿子带着她游历大好山河的画面。 

 “对了,听说益州姑娘美若天仙,孩儿一定努力努力,争取回来的时候给您带个儿媳妇回来,您可得帮孩儿把彩礼钱准备好......” 

 “噗呲。” 

 杨妃忍不住破涕而笑,有着一种动人心魄之美,“柔兮,你快看看,恪儿都打算给我找儿媳妇了。小小年纪不学好,不行,快准备笔墨,我要给他回信,不能让他胡来,真有喜欢的姑娘,至少也要带回长安,让我们见见。对了,还有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