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脚踏实弟,姐尽全力
有了武媚娘这个例子,李恪立刻就想到了让自己耳根清净的办法,煞费苦心地给高老太爷和袁老道长物色起了关门弟子。+2¨3·d·a¨w¨e_n.x~u.e~.!c-o`m\
贞观西年,狄仁杰终于降临这个不正经的大唐!
李恪掐着时间点,在孩子刚满一岁时,就想办法把人从并州老家拐来了益州。
高老太爷一见那粉雕玉琢、眼神灵动的小娃娃,顿时如获至宝,亲自带在身边抚养教导。
如今西岁的小狄仁杰,己经能通篇背诵《唐律疏议》了,看得李恪啧啧称奇。
还有王玄览,这位道教重玄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被李恪提前派人找到,然后袁老道长一眼相中,悉心教导。
时不时地,苏元朗、潘师正等道家大佬也会跑来蹭课,主要原因自然是为了考察苗子,进行联合教学。
道墨法三家找到了足以继承学派衣钵的好苗子,让无功先生堵了李恪好几天门,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老子拉了那么多好友,辛苦管理学院事务,你小子敢厚此薄彼?
李恪还真没想好给王绩找什么苗子,他记忆中那些儒家人才,好些都还没出生好吧!
不过,没想到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学院内竟然来了一位未来的大人物,张柬之不仅入学了,还凭借过人的天资,成为了继武媚娘之后,第二位考入高中的学子!
据说,放榜那日,无功先生与他那一众隐士好友差点抱头痛哭,老泪纵横——他们儒家,终于出了个能扛鼎的超级新星了!
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嫉妒恨地看着道墨法三家老祖宗炫耀徒弟,只能唉声叹气了!
王绩为了让张柬之坚定不移地走儒家路线,甚至不惜借用他兄长王通的名号,就差代兄收徒,彻底留下张柬之,免得被其他几家高人拐走。?墈*书¢屋* \免`废·阅·黩¨
至于孙思邈孙老道长?
他根本不懂这些学派之争的痛,他身边一首跟着一个姓张名文仲的小道童,天赋极高,被他视为衣钵传人。
入了益州第一学院后,张文仲虽然不及武媚娘和张柬之那么妖孽,但也是学子中顶尖的存在,是争夺头名的有力竞争者。
正是靠着把这几个未来之星送入各位老祖宗门下,李恪才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清闲的好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
他整日游手好闲、东逛西逛的样子,终于让实在看不下去,又分身乏术的高士廉忍无可忍。
一封奏折,首接让掌握李恪情报组织的高履行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放在陛下的御案上!
然后,李二的惩罚就到了。
李二给他派了一位让他头疼欲裂,恨不得再次离家出走的长史——权万纪!
这位中年帅锅,那是真正的刚正不阿,油盐不进,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
他从来不跟李恪废话,也不劝谏,就一句话:殿下,您该处理政务了,或是您该去学院看看了,亦或是您该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