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藏杀机,吕彪子不怀好意(第2页)

 这番话,让董卓深有感触。

 实际上也戳中了董卓的心事。

 想了一下,便又问道:“那你觉得,本相要如何才能平息叛乱?”

 王通一脸郑重地说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如今的天下局势,是关东诸侯彼此联合,一起对付相国。相国大人如果急于平定叛乱,他们便会紧密团结在一起。

 假如相国大人退入关中,干脆不去理他们,他们反而会自己打起来。这就是……‘急则相依,缓则内斗’的道理!

 等到他们内讧内斗,彼此成仇,相互之间结下了不共戴天的宿怨,他们就再也不可能团结在一起了。?s/s¨x¢i~a,o^s/h·u!o\._c′o~m¢

 到了那时,相国大人再挥师东出,必会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席卷天下!”

 董卓闻言,不置可否。

 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却听王通又接着说道:“关中之地,四周皆是高大险峻的群山,仅有四大险关,分别是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和萧关。

 而在这四大险关中,只要守住了武关和函谷关,关东诸侯便进不了关中。

 武关和函谷关之险,自古以来无人攻破过。先秦之时,六国百万大军攻打武关和函谷关,亦奈之不何。高祖皇帝入关中也并非攻破武关,而是守关之将主动投降。

 若是相国迁都关中,便可坐观关东诸侯内斗,待其打得你死我活,再出兵平定天下,易如反掌。”

 董卓闻言,仍未表态。

 虽然觉

得王通说得极有道理,但他却有些不太甘心。兹事体大,他并不想现在马上做出决定。

 ……

 然而,一旁的李儒。

 却听得……心惊肉跳!

 因为王通这番话,正是李儒想要跟董卓说的。更确切地说,李儒已经想好了说辞,正打算在今天的议事中跟董卓说。

 却没想到被王通抢了先。

 而且,在李儒看来,王通刚才的表述,似乎比自己准备的说辞还要具体,思路更加清晰。

 这是哪里来妖孽?!

 十七八岁,尚未及冠,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这么多权谋之术?

 想到这里,李儒心中暗生警惕。

 ……

 除了李儒之外,座上还有一人,此人现为牛辅帐下掾属(相当于机要秘书),名叫贾诩。

 贾诩为人低调,最善于藏锋。

 从不轻易在人前显露自己的才学,开会之时鲜少发言。总是眼观鼻,鼻观心。只有当人向他提问时,才会出言回答。而他的每一次回答,又无不切中要害。

 也因为这个原因,牛辅过来开会,便也将贾诩也带了过来。

 听了王通的这番话,原本昏昏欲睡的贾诩,坐直了身子,眼中精光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