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借刀杀人,惹恼刚烈田丰

 邺城,车骑将军府中。?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听到辛毗的禀报,袁绍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彼之娘也,袁某何曾吃过如此大亏!”

 此时的袁绍,已经有些后悔生了三胎。但仔细一想,三个儿子中,也只有最小的儿子袁尚“肖父”。袁谭和袁熙都长得不像自己,如果只生一胎,难保血脉传承。

 长叹了一口气后,对帐中的幕僚们道:“尔等说,这不屑之子,本将还要不要救?”

 此言一出,有人窃喜。

 有人则是满脸担忧。

 最先表态的倒是被袁熙赶回冀州的荀谌。荀谌聪明得很,知道袁绍说的是气话,也知道自己应该主动将黑锅背起来。

 遂赶紧拜倒在地道:“主公息怒,并州之败,责不在二公子,而在荀某。首先是属下不该让郭嘉以书吏身份随从出使王通,致使郭嘉被典韦压断双腿,滞留雁门而被王通利用。

 其次是属下愚钝,没有识破叛贼王通和张郃的反间计。张郃被王通俘虏之后暗中投靠了王通,又诈称杀掉守卫逃回晋阳,之后离间荀某与二公子之间的关系,致使二公子抱怨并将荀某赶回冀州。

 若非如此,有荀某在二公子身边,也断不会让二公子中了王通的引蛇出洞之计。

 此皆荀某之过也,还请主公责罚!”

 这番话,表面上是主动请罪,实际上,也是为他自己开脱,因为按荀谌这种说法,自己纵然有错,也是没什么大错。?白~马*书-院′ `首~发\以他之前立下的功劳,以及他的名声,就算袁绍心中有什么不满,也不会降罪于他。

 而他这个主动为袁绍的儿子担责子的主动,反而会让袁绍更加信任和器重于他。

 果然,袁绍待他说完,便上前扶起他道:“友若并无大错,要怪只怪本将的不屑儿子,误中敌人的奸计。”

 “不然!”

 荀谌赶紧摇了摇头,说道:“二公子毕竟才十七岁,如此年轻便担任一州之牧,已是人中龙凤。至于受些挫折,那也是上天对他的一番磨砺。

 相信经历此事之后,二公子定会比以前更加成熟。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区区一次小败,于主公大业而言,并无多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