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兼听则明,老师说的绝对没错(第2页)

 我们处境也好了很多。

 在北边,公孙瓒已与我们停战,正忙于应付刘虞和乌桓。

 在西边,与王通之间隔着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咱们只要守住滏口陉的出口磁县和井陉的出口土门关,便可挡住王通对冀州的进攻。

 在西南边,是主公的盟友曹操,必不会犯咱们冀州。

 在东南边,是徐州陶谦。^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陶谦老迈昏聩,不足以对咱们构成任何威胁。”

 说到这里,逄纪停了下来。

 换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

 “徐州富庶,盛产粮食,又有盐铁之利。而陶谦老迈昏聩,兵力匮乏。依属下之见,主公应该趁机挥师东南,攻灭陶谦,将徐州纳入治下。”

 袁绍闻言,觉得逄纪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也没有马上做决定。

 袁绍记得小时候读书时,老师曾经跟袁绍说过一句话,叫做……“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

 听老师的话,是绝对没错的!

 现在手下有这么多谋士,自己不能只听其中一个人的建议,必须得听听所有人的想法,那样做出的决定,肯定会更正确一些。

 想到这里,便看向席上众人,习惯性地问道:

 “尔等以为如何?”

 “不可!”

 话音刚落,田丰就站起来反对道:“徐州虽富则易于攻取,但却绝不可在此时攻取。

 若主公此时攻取徐州,则在主公的周围,会出现四个强大的诸侯,分别是:

 公孙瓒、王通、曹操和袁术。

 这四大诸侯感受到主公的强大,必会联合起来对付主公。届时,主公四面受敌,疲于应付,必遭败亡。

 因此,正确的做法,其实是:

 将徐州留给曹操、袁术和陶谦去争!

 有徐州拖住曹操和袁术,主公的南边就不用担心。然后,主公便可

将主要的军队和精力,都用幽并二州。

 待到取了幽州和并州,便可将北方四州——幽、并、冀、青,连成一块。

 届时,主公南向而用兵,则再无后顾之虑,百万大军尽管向南扫荡,席卷天下,无人能挡。”

 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