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两名儒生,来的又是何人?

 真定城中,王通再次见到了辛毗。\t*i^a\n*l,a,i.s,k/.?c.o?m¢双方见面之后,很快就达成了以下协议:

 其一,设立“五年开战”冷静期。

 如同“离婚冷静期”一样。

 改“停战期”为“冷静期”,这是一个创新。

 双方一致同意,利用五年的时间,去尝试着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五年之后,再决定彼此是敌是友,甚至谁投靠谁。

 这个“冷静期”的说法,对袁绍的诱惑力比较大。

 因为在袁绍看来,也许只要等五年之后,自己打败了公孙瓒并且变得非常强大,王通很可能会屁颠屁颠的来投靠自己这个四世三公的后人。

 其二,双方都取消对彼此的封锁。

 并州与冀州之间的道路全部放开,可以收取商税,但不得收取普通百姓的过路费。不得限制商贸,不得阻止商人和百姓的交流和往来。

 其三,限制驻军人数。

 王通一方,只在真定城驻军五千,土门关驻军三千。袁绍一方,在栾城驻军不可以超过两万。

 这种驻军人数的限制,使得双方都处于一种“守有余而攻不足”的状态,不至于对对方构成威胁。

 其四,常山郡一分为二。

 真定以北,归属王通管辖;真定以南,归属袁绍管辖。彼此互不干涉。

 ……

 签完协议之后,王通盛情款待辛毗,拿出珍藏版的“君莫笑”,将辛毗灌得不省人事。·3!3^y!u′e.d·u′.~c~o,m/

 第二天将辛毗送走后,王通就召开会议,做出以下几项安排:

 其一,正式任命张燕为常山太守。

 张燕率5000人马驻守真定,由杨凤担任郡丞兼张燕的军师,张白骑担任常山郡都尉协助张燕统军。

 其二,由韦卫率3000人马驻守土门关。

 其三,常山郡张燕实控区免税半年。

 免税力度较小,与此同时,又大力宣传并州免税三年的政策以及各项惠民措施。鼓励常山郡的百姓向并州迁移,并承诺一应迁移费用均由并州州牧府承担。

 在这些措施的支持下,相信会有很多百姓和流民迁往并州,从而快速提升并州的人口和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