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高瞻远瞩,何止多看500年(第3页)

 面向全天下招收学生。

 面向全天下招聘老师。

 按照王通的计划,晋阳书院将被建成全天下最大的书院,其师生规模将超过汉末四大书院,即:颍川书院、襄阳书院、郑公书院、封龙书院的总和。

 而且,还是包分配的。

 在这个人才匮乏的古代,只要能学到一些文化,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如果能够从晋阳学院毕业,那肯定是可以轻松进入“官吏框架”内工作的。

 ……

 晋阳书院面向全天下招生的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在这个时代,世家被称之为“门阀”,而“门阀”又分为。豪门和寒门。很多豪门都有自己的家族书院,他们是不需要去外面的书院读书的。

 免学费和奖学金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寒门却不一样,晋阳书院开出的那些就学条件,对寒门士子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此,有不少寒门士子不远千里来到晋阳参加考核,就读于晋阳书院。

 老师也招聘了不少,这其中就包括了管宁的好友邴原和王烈等等。

 于是,王通任命管宁为书院祭酒,邴原和王烈为副祭酒。

 ……

 除了晋阳书院之外,其它郡学、县学、乡学、亭学也在同步创建之中。

 王通在拨下大量办学钱财的同时,也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考核成绩等等,做为太守、县令、乡长、亭长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没有达成指标的官吏,被记过处分甚至撤职处理。

 在这个办学过程中。

 太原王氏帮了王通很大的忙。

 自从太原王氏为王通续上族谱之后,就开始在明里暗里给予王通帮助。并州境内的世家士族本来就少,很多豪门氏族都搬离了并州,使得太原王氏成为了整个并州最大的士族。

 在太原王氏的支持下。

 王通的疯狂办学计划,得以顺利的进行。

 ……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

 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

 这一天,正当王通在州牧议事时,有亲兵过来禀报:

 “府门外有人求见,那人自称来自幽州,名叫赵云。”

 ……

 (附录图片:赵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