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我是姐夫,能有什么坏心思?(第2页)

 “是谁带你来的?”

 “是童祖翁和老虎兄。”

 “童祖翁”,是王成对童渊的称呼,“老虎兄”,则是王成对管亥的儿子管寅的称呼。

 当初,为了方便将来摸尸,王通就将童渊安排在镇北将军府隔壁的一座宅子里。+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由于童渊年纪比较老,又住在将军府隔壁,王通的夫人们都亲切地称童渊为隔离老童。

 出征之前,王通曾经带着王成去见过童渊,那时候王成“童祖翁”、“童祖翁”叫个不停,叫得连童渊的心都萌化了。

 童渊见到王成后非常喜欢,声称如果自己能多活几年,便收王成为徒。自那以后,王成便经常跑去童渊家玩,爷孙俩很是投缘,现在王成对童渊比对蔡邕还亲。

 而管寅则已经被童渊收为义子,跟童渊住在一起,因此也经常带着王成在一起玩。

 有这两人带着,又有亲兵陪着,王通也很放心。这样养孩子,比让一群丫环们带着要好很多。

 王通的孩子。

 将来都要顶天立地的。

 绝不会让他们“生于后院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

 见到儿子,王通也很开心。

 向童渊抱拳行了一礼,又向管寅点了点头。然后便一把举起王成,将王成放到爪黄飞电的背上,再翻身上马坐在王成之后,两人一骑向城中走去。

 这可把王成高兴坏了。

 一个劲地叫着“驾”、“驾”、“驾”。周围前来迎接的官吏和百姓见状,也尽皆高声欢呼。

 老丈人蔡邕,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王通心里明镜儿似的,这必是蔡邕有意为之。因为张魅娘又生了个儿子,蔡邕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王通更亲近他的亲外孙。

 也让并州百姓看到,王通与他的嫡长子,一起在公众面前露面,以提高嫡

长子的声望。

 世子之争,或者太子之争。

 都是从刚出娘胎里就开始了。

 而且,从王通现在的几房妻妾来看,张魅娘的背景可不简单。并州的人口,有超过四分一是投靠的黄巾百姓。

 黄巾降将也不少,级别较高的有张燕、眭固、白雀、杨凤、周仓、裴元绍等十余人,基层将校中占的比例更大,几乎占了所有基层将校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