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此消彼长,布局重大调整(第2页)

 因此,属下认为,若立三公子为世子,则主公大业必兴。”

 “不可!”

 话音刚落,辛毗上前说道:“若立世子,当以大公子为宜。弃长立幼,取乱之道。况大公子英勇善战,攻取青州,多有功勋,还请主公三思。”

 辛毗与辛评本是兄弟,但却历来不和。当然,这也可能与大家族分散投资,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有关。*k^e/n′y¨u`e*d\u/.′c`o!m?

 辛评支持袁尚,辛毗支持的是袁谭。

 “二弟之言差矣!”

 辛评摇了摇头,高声斥道:“同是主公之子,岂可因长幼嫡庶而分别对待。主公身为袁家庶子,若只能立长立嫡,又何来主公今日基业?

 因此,为兄认为,无论立长立贤,都要根据实况而定。若是治世,或以立长为宜;但若逢乱世,则必须立贤。否则,不仅乱世难平,还有灭族之祸。”

 这话也有道理。

 如果是太平盛世,昏庸之主也可以守住江山,所以,为防止内乱,立长是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是处在乱世,昏庸之主可能会导致全族灭绝,这种情况下,必须让有能力的人来做领头人。

 所以,才有“治世立长,乱世立贤”的说法。

 “此谬论也!”

 辛毗不屑地说道:“长幼和贤愚,其实是两回事。长者有贤也有愚,幼者有贤也有愚。并非长者尽愚,也并非幼者尽贤。大公子战功卓著……”

 就这样,两兄弟争执不休。

 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逄纪又站出来,对袁绍说道:

 “属下觉得,二公子聪慧贤仁,文武秀出,比之大公子和三公子尤有过之,若是立贤,则当立二公子为世子。主公你听我说……(此处省略三千字)……”

 三人争论了很久。

 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袁绍却又无决断之力,不知该如何抉

择。

 最后,沮授实在忍不住了。

 站出来斥道:

 “现在是何时?军情十万火急。东线袁熙独抗王通主力,若不尽快救援,则东线糜烂,进而冀州腹地倾危,吾等皆无家可归矣!”

 袁绍闻言,猛然醒悟。

 赶紧说道:“公与言之有理,世子之事容后再议,且先论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