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监察百官,让人才适才适所

 送回袁绍的遗骸,对于王通来说,体现了王通对昔日对手的尊重,以及王通宽广的胸襟。¨x~x,s/w!k_.¨c¨o·m!从而可以让王通获得一个很好的名声。

 对袁熙来说,也可以让袁熙在世子之争中没有后顾之忧,并且由被动而转入主动。

 王通退回的那枚金印倒是真的。

 袁绍的遗嘱本来就是陈琳起草的,有了袁绍的金印和陈琳的笔迹,袁熙拿到的遗嘱便显得更真实一些。

 所以,王通的这一举动,立即扭转了袁熙在嗣位之争中所处的劣势。

 ……

 城中袁尚得知王通将袁绍的遗骸送给了袁熙,顿时大急,又问计于辛评:“我要不要去城外军营祭拜守灵?”

 “去不得。”

 “为何?”

 “你若去他军营,必会伤心过度,箭伤迸裂而死。”

 “那该咋办?”

 “凉拌。”

 “先生的意思是……各祭各的,各拜各的,各埋各的,以后扫墓,也各扫各的……”

 “当然不是。”

 辛评道:“一父三坟,古今未有。真要那样做,尔等兄弟将会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笑话。

 依属下之见,既然老主公的遗骸到了,那衣冠冢就绝对不能再建了。但是,主公的遗骸又在你二兄的军营里,你若去他军营,必死无疑。

 所以,这事还得让你们三兄弟的母亲——刘夫人出面才行……”

 ……

 这就是“控制中枢,守着老娘”的优势。~零/点′墈¢书, -蕞?鑫+章/结_耕?欣.筷,只要刘夫人还在,就要压过袁熙和袁谭一头。

 当然,袁熙和袁谭也不会轻易屈服。

 最后,经过双方使者的讨价还价,以及刘夫人的以死相逼,三兄弟还是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其一,袁绍的灵柩运到城中大将军府办丧事。

 其二,袁谭和袁熙各带三千人马入城,并各控制一座城门。

 其三,三兄弟当着刘夫人的面,拜倒在祖宗堂前发誓:在袁绍入土之前,不可互相加害。

 其四,守卫灵堂的军队,由三兄弟各派100亲兵负责。

 ……

 热热闹闹的,总算将那几块路边捡来的骨头给埋了。

 接下来,就该袁谭和袁熙将各自负责的城门交给袁尚了。然而,袁谭和袁熙都不答应。

 不仅如此,袁谭还与袁熙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势力强大的袁尚。三兄弟就此为了邺城,展开了一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