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欲北而先南,识破阴谋太晚(第2页)

但是,曹操却有些疑问,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何仪、何曼盘踞的山区离汝南的新蔡会更近一些。而何仪、何曼却不去投降汝南太守王植,而是要去投靠驻守在宛城的南阳太守夏侯充,这难保不会是什么阴谋。

想到宛城的重要性,曹操不敢有丝毫大意。

转头问司马懿道:“仲达,这件事,你如何看?”

“宛城危矣!”

司马懿低声说道:“何仪、何曼必是诈降。”

“何以见得?”

“很简单。

司马懿道:“此乃王通……声南击北……之计也。”

“声南击北?”

曹操似乎明白了什么,但还是问道:“愿闻其详。”

“谢丞相!”

司马懿向曹操抱了抱拳,接着说道:

“王通善待黄巾天下皆知,更是将黄巾天公将军张角之女纳为妾室。太行山五六十万黄巾,尽皆被王通收容安置。

因此,属下可以断定,王通与汝南黄巾之间,必有联系。而何仪何曼投降宛城夏侯充,也必是王通让他们去诈降。通过诈降夺取宛城交给刘表。

从而诱使丞相与刘表在宛城开战!

而王通的真正目的,则是当丞相与刘表在宛城开战时,他再从冀州出兵兖州,与刘表分从南北,对丞相的地盘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并迅速夺取兖州。”

……

(附录图片:司马懿的分析示意图。)

……

曹操闻言,心中着急。

而一旁的陈群则说道:“夏侯充有勇有谋,并非无能之辈。且手中还有两万精兵。区区1000黄巾乌合之众,恐怕翻不起什么风浪。”

“此言谬矣。”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首先,黄巾余部已非乌合之众。当初黄巾刚起事时,都是些未经训练、未经战阵的农夫,完全是乌合之众。与官军作战,官军可以以一敌十。所以,皇甫嵩才能快速平定黄巾之乱。

但是,黄巾余部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早已不是当年可比。这一点,从丞相和王通收留的黄巾旧部的战力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其次,何仪和何曼虽然只带了1000黄巾去宛城诈降,但是,生活在汝南一带山谷中的黄巾百姓的总人数至少有十万人以上。其中的青壮男子不少于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