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面具落地,放出心中的恶魔(第2页)

王通知道拗不过,没有“三辞三让”,很爽快地答应了。

众人见状,脸上尽露喜色,齐声高呼:“主公英明!”

接下来,就是关于称什么公的讨论。

蔡邕上前进言道:“主公起于并州,又属太原王氏。太原古属韩地,不如就叫韩公?”

王通摇了摇头,表示不满意。

荀攸上前说道:“主公的治所在邺城,邺城古属魏,不如称魏公。

王通摇了摇头,也不满意。

顾维上前道:“王公刚刚攻破许昌,许昌原名许县,而许县之名源于西周时期的许国,不就叫许公。”

王通还是不满意。

众人纷纷进言,有说称楚公的,有说称燕公的,有说称宋公的。

到后来。

贾诩也上来凑热闹。

这厮指着地图说:

“主公现在的地盘,恰似一只正在爬行的乌龟,不如就叫……龟公。”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形似乌龟的地盘。)

……

众人顺着贾诩的指点看去,发现王通现在的地盘,果然如同一只正在爬行的乌龟:

乌龟的尾巴在并州的朔方,两只后脚分别在幽州的右北平郡和并州的上党郡。

两只前脚分别在青州的东莱郡和豫州的颍川郡;而徐州的广陵郡,则是乌龟的龟头。

于是,文武官员们又齐声大喊:“拜见龟公!”

“叫什么呢!”

“叫龟公啊。”

“本将还没答应!”

“可主公也没反对啊。”

“谁说我没反对!”

王通没好气地说道:“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你们就齐声高叫!这个龟公我不当,你们谁爱当谁当!”

“那主公想称什么公?”

王通低头暗想:

若是只着眼于现在的地盘,那格局肯定是小了。记得后世华夏的地图,如同一只大公鸡,不如就叫……鸡公。

但回头一想,还是不妥。

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以“夏”为名。遂对众人道:“我若以“夏”为名如何?”

大家都没有反对。

于是,就这样决定了。

但正式称公,还需要等王通回到邺城再说,而且,也还需要一些准备工作。

……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七月底,王通回到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