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兵进夷道,诸葛亮欲报宿仇(第2页)

如今,主公已与曹操、孙权结盟。有孙权和曹操牵制住王通的主力,正是主公夺取荆州的千载难逢之良机也。

因此,属下建议主公,举益州之兵全力一战,夺取荆州,以望中原。”

刘备道:“孔明之言,正合吾意。”

说罢,刘备便解下腰间佩刀,对帐中诸将道:

“此刀曾经陪同本公起兵于涿县,此后投刘焉、投朱儁、投董卓、投卢植、投皇甫嵩、投公孙瓒、投孔融、投陶谦、投吕布、投刘表、投刘璋,至今十九年矣!

十九年来,这把刀一直不离不弃,忠心耿耿地跟在本公身边,堪称“忠刀”。

今日,本公便将这把“忠刀”赐于孔明。

凡吾军中将士,见此刀如见本公。孔明可持此刀统军,亦可持此刀先斩后奏,以正军法。”

孔明见状,上前跪接刘备之刀,高呼:主公英明。”

……

数天之后,刘备亲率十万大军出白帝城,浩浩荡荡来到巫山。

巫山是益州和荆州的边境。

能成为蜀楚边界,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这里的山势奇险。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巫山云雨中的巫山,就是介个样子的。)

……

到了巫山之后,找了个神女(当地土著女子),在浓雾缭绕、细雨蒙蒙中深入交流了一番。然后,派张任、吴班、冯习率军两万为先锋,前往夺取巫地(今湖北省巴东县),一举击破乾军在巫地驻守的哨城,并强攻秭归城。

驻守秭归的是黄忠手下部将李奕。

激战中,李奕被张任射杀,秭归城落入刘备之手。

蜀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不过,就在刘备要乘胜进兵之时,有斥候传来消息:

“王通帐下大将黄忠,派其副将徐盛率三万人马,进驻夷道(今湖北宜都);黄忠自己则亲率五万大军,在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构筑坚据关隘。”

诸葛亮在仔细盘问了斥候之后,对刘备道:

“夷道险峻,极其难行,要攻破夷道极为不易。猇亭北依高山,南枕长江。有险山为依,长江为托,易守而难攻,若用益州兵攻打,必会死伤惨重。。”

刘备问道:“孔明的意思,是不用益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