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交易达成,一切顺利(第2页)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从大衣内侧口袋里取出一份文件清单和一个文件夹。

“这是元帅让我转交给你的。清单上是我们目前可以在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处理’掉的装备。你看一下,有没有问题。”

许峰接过清单,快速地扫了一眼。

t-26坦克,约三百辆。Bt-7快速坦克,约一百五十辆。

莫辛纳甘步枪,超过十万支。

波波沙-41冲锋枪,约五万支。

dp-27轻机枪,超过一万挺。

还有大量的76.2毫米野战炮,122毫米榴弹炮,以及配套的弹药、维修零件。

甚至还有两条完整的步枪生产线和一条迫击炮生产线,被标注为“待报废的工业模具”。

许峰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这份清单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罗科索夫斯基这已经不是在“处理废品”,这简直是在搬家!

有了这批装备,东北的部队鸟枪换炮,战斗力能直接提升一个台阶。

那两条生产线,更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根本问题。

“没问题。”许峰压下心中的激动,抬头看着米哈伊尔。

“那就好。”米哈伊尔点了点头,又推过那个文件夹:“这是元帅草拟的合作框架。我们负责在三个月内,将清单上的所有装备,分批次‘处理’到黑龙江沿岸的指定地点。你们负责接收。作为交换,从明年秋收开始,连续三年,你们每年需要向我们提供二十万吨粮食,以及五万吨猪肉。价格,按照苏联国内国营农场的收购价计算。”

许峰的眉头皱了起来。

一年二十万吨粮食,三年就是六十万吨。

这比他承诺的五十万吨还多。

而且还加了五万吨猪肉。

最关键的是价格,按苏联国内的收购价,那几乎是白送。

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米哈伊尔同志,”许峰将文件夹推了回去,语气很平静:“元帅的慷慨,我心领了。但这个条件,我不能接受。”

米哈伊尔的眼睛眯了起来:“哦?你觉得我们给你的东西,不值这个价?”

“不,这些装备是无价之宝。但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许峰不卑不亢地看着他:“首先,粮食,每年五十万吨,这是我的底线。而且只提供一年。一年之后,我们站稳了脚跟,可以继续谈,但那时候就是正常的国际贸易,价格另算。”

“其次,猪肉。很抱歉,我们现在连人都吃不饱,没有多余的饲料养猪。这个条件,我无法满足。但我可以承诺,在后续的贸易中,优先向你们提供大豆和豆粕,你们可以自己解决饲料问题。”

“最后,是价格。”许峰敲了敲桌子:“按你们的国内收购价,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我的人民不能饿着肚子,用血汗换来的粮食,给你们当援助。价格必须是国际市场价的七成。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大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