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面圣(第2页)

哈哈哈……

杨玄素笑出声,满意道:“你能体会到我的苦心,我很高兴。将来你若能造福一方百姓,就不枉我栽培一场。”

庄毅抬起头,认真道:“臣谨记在心。”

杨玄素高兴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问道:“你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什么都看到了。”庄毅回答的模糊。

“哦?”杨玄素追问,“具体说一说。”

“恕臣说不出来。”

“为何?”

“臣跟着秦王的队伍,看不到什么。”

杨玄素闻言一怔,又觉得有道理。

的确。

秦王的地位十分崇高,他所到之处,肯定不能看到全貌。

于是打消了询问民生疾苦的心思。

皇帝重新拾起思路,却突然发现无话可说。

他心里很怕考神童学问,因为面前这位,是不管谁考过后都交口称赞的神童。

自己要是考学问,搞不好把自己装进去。

到时候,天子威仪何在!

看着庄毅,皇帝忽然想起什么,“真是个好孩子,要是我的四皇儿和你一样,我就省心了。”

“臣是一介草民,四皇子是天子骨肉,一个地一个天,臣可不敢和四皇子看齐。”

“不必过谦。”皇帝想起自家那个顽劣不堪的皇儿,心里就很不爽快,“他太令我失望了!”

“……”

这句话,把庄毅吓到了。

要是让四皇子背后的势力听到,自己又要惹麻烦。

他赶紧想对策,开始忽悠……

哦不,开始说话:“陛下圣明,但容臣说一句,世上的奇才,往往是因为某些方面异于常人,而不被世人理解。”

是吗?

朕的四皇儿,会是个……奇才?

皇帝打心眼里不相信:“全是因为他够平庸。”

“臣斗胆,请陛下举例。”庄毅决心把忽悠进行到底。

不对,是因材施教。

“比如说,他对儒家学问毫不感兴趣,竟看起了话本,还痴迷四大名捕,气得朕把书当场烧了。”

汪忠贤在旁边默默地想,话本的作者,就在陛下眼前。

庄毅一听,就分析:“陛下看,这说明四皇子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不爱枯燥的读书。”

“学习分好几种,有的是一板一眼的授课;有的是寓教于乐,四皇子很明显,喜欢的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