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种田2
茅山鼎力支持: 虚明掌教对顾衍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惊叹不己,也看到了上清道统在乱世中兴盛的希望。他不仅定期派遣精通符箓、阵法、丹鼎的茅山弟子下山支援(主要是指导“道院”和参与复杂符阵建设),更通过“上清敕令”网络,为栖霞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外界难以获取的灵药种子、特殊矿石和部分高端符箓传承(如更高效的聚灵符、大型防御阵图)。茅山成为了栖霞坚实的后盾和技术外援。
即便如此,顾衍和林晚仍感到“生产力跟不上扩张速度”的压力。符箓工业化虽高效,但核心符阵的布置、维护和升级极度依赖顾衍本人和他有限的符箓分身。基础建设、粮食生产、工坊运转、人才培养……每一项都需要海量资源和人力的投入。!第_一`看-书-枉! \耕′歆+最/筷¢两人不得不严格控制扩张节奏,确保新纳入区域能真正消化吸收,达到栖霞的核心治理标准,而非简单的名义归属。
就在栖霞埋头发展的这三年,大靖王朝这艘破船,终于在狂风暴雨中走到了倾覆的边缘。
北方赤地千里,蝗灾肆虐;南方洪水滔天,瘟疫横行;中原大地震频发。朝廷赈济?早己是镜花水月,有限的资源也被层层盘剥,到灾民手中十不存一。
因慈航普度造成的国运崩溃外加皇帝昏聩,沉迷炼丹;宦官当道,同时朝廷中央党争不断,藩镇割据,拥兵自重;贪官污吏,敲骨吸髓。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压得仅存的“良民”也喘不过气,卖儿鬻女者比比皆是。
活不下去的百姓成了流民,流民聚集成流寇,流寇裹挟饥民冲击州县。野心家们纷纷扯旗造反,打出各种旗号:“替天行道”、“均田免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时间,偌大的大靖国土上,称王称帝者不下十数股!朝廷的平叛大军疲于奔命,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出现官军与叛军互相勾结,劫掠地方的情况。^8′1~k!s.w?.^c!o?m¢整个国家陷入了彻底的、血腥的丛林法则,秩序彻底崩坏,人命贱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