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忽悠小朋友(第3页)

 有了小白这条“镇湖神蛟”和初具规模的符箓水师,长江中

游水道,尤其是洞庭湖区域,彻底成为了栖霞的内湖 

 后方水路稳固,顾衍再无后顾之忧。栖霞道场正式以鄂州为根基,向天下发布《抗金保国檄文》! 

 檄文由顾衍亲笔,以磅礴法力烙印于特制玉简,由快马和信鸽(甚至低阶修士)传遍西方。文中: 

 痛陈大金南下,烧杀抢掠、屠戮汉民的累累血债,字字泣血! 

 揭露大靖朝廷腐朽无能、割据军阀自私自利、坐视山河沦陷的丑恶嘴脸! 

 号召天下汉家儿郎、仁人志士,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共赴国难,驱逐鞑虏,复我河山! 

 宣告栖霞道场将倾尽全力,誓师北伐!凡愿抗金者,皆可来投!凡助金为虐者,皆为汉奸,天下共诛之! 

 最后,以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作结,悲壮激昂,气冲霄汉! 

 此檄文一出,天下震动! 

 在饱受战乱、尤其是深受大金铁蹄蹂躏的北方,檄文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点燃了无数绝望百姓心中的希望!无数流民、溃兵、小股义军,开始向鄂州方向汇聚。 

 在江南,檄文让那些还在观望、甚至暗中抵触栖霞的世家豪强和佛门势力,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民族大义当前,再敢阻挠栖霞抗金,立刻会沦为千夫所指的“汉奸”! 

 金山寺了尘等人脸色铁青,他们本想借栖霞扩张与佛门的矛盾发难,此刻却被顾衍用民族大义这面旗帜死死压住,动弹不得!只能捏着鼻子,象征性地表示“抗金大业,佛门亦当尽绵薄之力”,捐了些钱粮,却不敢再提“复归旧制”的要求。 

 其他割据的枭雄,有的嗤之以鼻,有的暗中戒备,也有少数尚有血性者,如占据川蜀的一部分势力,开始与栖霞联络,商讨联合抗金事宜。